[发明专利]一种湿式多片式换挡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11049.4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6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于亮;马彪;陈漫;张存振;朱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25/0638 | 分类号: | F16D25/0638;F16D25/064;F16D25/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张朝阳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式多片式 换挡 离合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式多片式换挡离合器,包括缸套,缸套内设置活塞和压板,活塞和压板之间设置了多个对偶钢片和多个摩擦片,对偶钢片和摩擦片交替设置,摩擦片包括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第一摩擦片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圆弧沟槽,第二摩擦片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圆弧沟槽,沿着活塞到压板的方向,第一摩擦片设置在离合器轴向的中间位置,第二摩擦片设置在第一摩擦片的两侧,第一圆弧沟槽的面积占第一摩擦片的面积比例小于第二圆弧沟槽的面积占第二摩擦片的面积比例。本发明通过定量改变不同轴向位置的摩擦片的圆弧沟槽面积,使得离合器获得优良的摩擦转矩,较低的温升,较低的磨损,提高摩擦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离合器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湿式多片式换挡离合器。
背景技术
在重型车辆的综合传动装置中,最易失效和损坏的设备或元件就是湿式离合器。而离合器失效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摩擦副间的温度过高,导致了摩擦元件的翘曲变形或者磨损失效。摩擦元件的摩擦性能直接由选定的摩擦材料决定,同时受到了摩擦元件的结构,操作参数,润滑油的流量和温度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都在开发新的摩擦材料来改善离合器的摩擦磨损性能,从而减少离合器的接合时间和磨损率。
然而,多片离合器的轴向不同位置的散热和产热情况是不一致的,这样就会导致不同位置处的摩擦元件的摩擦磨损特性差异明显。由于多盘离合器系统中的中间位置的摩擦元件散热条件较差并且产热较多,最容易发生热屈曲和磨损失效,从而导致整个离合器的失效,进而影响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整车的安全性。
以上不足,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式多片式换挡离合器,用以解决现有多片离合器中的中间位置的摩擦元件易失效而导致离合器使用寿命缩短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湿式多片式换挡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套,所述缸套内设置活塞和压板,所述活塞和所述压板之间设置了多个对偶钢片和多个摩擦片,所述对偶钢片和所述摩擦片交替设置,所述摩擦片包括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所述第一摩擦片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圆弧沟槽,所述第二摩擦片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圆弧沟槽,
沿着所述活塞到所述压板的方向,所述第一摩擦片设置在离合器轴向的中间位置, 所述第二摩擦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摩擦片的两侧,所述第一圆弧沟槽的面积占所述第一摩擦片的面积比例小于所述第二圆弧沟槽的面积占所述第二摩擦片的面积比例。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的数量比例为1比2,所述第二摩擦片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摩擦片的两侧。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沟槽的面积占所述第一摩擦片的面积的30%~40%,所述第二圆弧沟槽的面积占所述第二摩擦片的面积的45%~5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弧沟槽的面积占所述第一摩擦片的面积的35%,所述第二圆弧沟槽的面积占所述第二摩擦片的面积的5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弧沟槽的宽度为0.8mm~1.2mm,所述第二圆弧沟槽的宽度为1.3mm~1.7mm。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弧沟槽的宽度为1mm,所述第二圆弧沟槽的宽度为1.5mm。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沟槽和所述第二圆弧沟槽均为45°等分双圆弧沟槽。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偶钢片是平直钢片。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的凹槽内设置了限位卡环,所述限位卡环与所述压板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偶钢片与所述缸套周向连接,所述摩擦片与输入齿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10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