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磷化物光电功能晶体高温高压合成方法及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10756.1 | 申请日: | 202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2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黄昌保;吴海信;姜鹏飞;毛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27B14/02 | 分类号: | F27B14/02;F27B14/08;F27B14/14;F27B14/20;F27D7/00;C01B25/08;C01G15/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周静;金凯 | 
| 地址: | 2300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化 光电 功能 晶体 高温 高压 合成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公开了一种硫、磷化物光电功能晶体高温高压合成方法及设备,属于光电功能材料制备领域。设备包括基座和管式炉;基座的一端固定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顶部与管式炉的一端铰接,管式炉的另一端与基座的另一端铰接;管式炉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放置石英坩埚的承压容器,承压容器的端部通过法兰盖密封;法兰盖上安装有充气阀、压力显示仪表、泄气阀。本发明通过在管式炉与基座之间安装电动伸缩杆,可以使炉体倾斜使炉体晃动,使原料反应更充分,从而提高合成多晶料的纯度和效率;并且通过选用镍基合金炉管为承压容器,镍基材料高温条件下抗氧化性强、机械强度高,可在1150℃下长期使用,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功能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磷化物光电功能晶体高温高压合成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硫、磷化合物具有非常丰富的结构,其中,CdSiP2、BaGa4S7等为重要的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在3-5μm波段激光输出方面具有重要应用;CaGa2S4、SrGa2S4可实现稀土离子掺杂,可作为重要的荧光或中红外激光材料。由于含有硫、磷组分,该类材料高温易挥发、氧化,需采用石英坩埚密封法进行晶料合成和单晶生长。其中,晶料合成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晶料合成的纯度和剂量,直接影响可制备晶体元件的光学性能和尺寸。然而,磷、硫组分在高温反应条件下具有很高的饱和蒸气压,远远超过石英坩埚的耐压范围;在合成反应阶段极易导致坩埚爆炸。
单温区法或固相反应法,合成速度慢、剂量小、纯度低,且极易导致合成坩埚爆炸。国内外采用的双温区水平合成法,通过磷、硫组分低温气相输运的方式与高温区的原料进行反应,解决石英坩埚爆炸问题;然而,该方法的合成空间较大,导致原料组分偏离严重;而且,采用该方法合成熔点较高(1100℃)的硫、磷化合物时,形成的高熔点二元硫、磷化物包裹相,会阻止反应进行,导致石英坩埚爆炸。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硫、磷化物光电功能晶体高温高压合成方法及设备,本发明在密封石英坩埚的耐外压能力的基础上,外加高压辅助,大大提高合成坩埚的耐内压能力、减小合成空间,缩短合成时间;从而大大提高合成多晶料的纯度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硫、磷化物光电功能晶体合成用高温高压水平炉设备,包括基座和管式炉;所述基座的一端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与管式炉的一端铰接,所述管式炉的另一端与基座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管式炉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放置石英坩埚的承压容器,所述承压容器的端部通过法兰盖密封;所述法兰盖上安装有充气阀、压力显示仪表、泄气阀。
进一步方案,所述承压容器为镍基合金炉管。镍基材料高温条件下抗氧化性强、机械强度高,可在1150℃下长期使用,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方案,所述管式炉为三段式管式炉。通过采用三段加热,可得到均匀可控的温场分布。
进一步方案,还包括用于监测承压容器的温度的刚玉管保护铠装热电偶,所述刚玉管保护铠装热电偶贴近承压容器固定。刚玉管保护铠装热电偶可以较为准确地反应承压容器内的真实温度。
进一步方案,所述承压容器上安装有电磁泄压阀;当承压容器内压力过高时,电磁泄压阀能够自动泄压,安全性好。
进一步方案,所述承压容器上安装有压力变送器。
进一步方案,所述法兰盖与承压容器之间设有密封垫圈。密封垫圈为不锈钢椭圆密封垫圈。通过在法兰盖、承压容器之间增设密封垫圈,可以使承压容器内部的密封性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07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