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磨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10426.2 | 申请日: | 202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6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飞万刀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B24B55/06;B24B49/16;B24B41/0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张胜飞 |
| 地址: | 214196 江苏省无锡市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 补偿 功能 磨削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磨削床组件,具体说是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磨削装置。它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有立柱,工作台上方的立柱侧壁上有丝杆。丝杆上有传动螺母,传动螺母外侧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外侧壁上有水平布置的主轴,主轴的一端位于工作台上方,位于工作台上方的主轴一端上有砂轮。其特点是丝杆外侧的传动螺母底部固定有推拉力感应器,支撑板的上有凹坑,丝杆外侧的传动螺母和推拉力感应器位于该凹坑内,推拉力感应器的底部与凹坑的下侧壁相连。该磨削装置的补偿精度较高,成本较低,数据收集稳定,使用寿命较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磨削床组件,具体说是用于补偿磨削床砂轮磨损量的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加工行业内都知道,磨削床的砂轮属于消耗品,在使用时会出现损耗。为了确保加工精度,磨削床在使用时需要对磨损后的砂轮进行补偿工作。
目前,行业内大多采用人工对刀的方式实现一次性补偿,再在加工过程中通过人工预估砂轮的磨损程度,控制进给量实现加工过程中的补偿。然而,人工对刀和进给量控制均是人工预估操作的,补偿的精度较低。行业内也有在磨削床上配套安装视角跟踪装置实现高精度补偿。然而,视角跟踪装置的结构复杂,对磨削床原有的结构改造较大,成本较高。而且,磨削床高速旋转,会导致视角跟踪装置的影像不稳定,导致收集的数据不稳定。另外,磨削床在工作时,产生的废屑会大大降低视角跟踪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磨削装置,该磨削装置的补偿精度较高,成本较低,数据收集稳定,使用寿命较长。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磨削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有水平布置的工作台,工作台的一侧有竖直向上布置的立柱,工作台上方的一个立柱侧壁上有竖向布置的丝杆,丝杆与立柱间呈转动状配合,丝杆所在的那个立柱侧壁与立柱对应的那个工作台侧壁垂直。所述丝杆上有传动螺母,传动螺母外侧有竖向布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与立柱间呈周向固定、竖向活动状配合,以便转动丝杆,支撑板沿丝杆的轴向上、下活动。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壁上有水平布置的主轴,主轴与支撑板间呈转动状配合,主轴的一端位于工作台上方,位于工作台上方的主轴一端上有砂轮。其特点是所述丝杆外侧的传动螺母底部固定有推拉力感应器,所述支撑板和推拉力感应器与丝杆间均有间隙,支撑板的上有凹坑,丝杆外侧的传动螺母和推拉力感应器位于该凹坑内,传动螺母与凹坑的上侧壁和坑底间、推拉力感应器与凹坑的坑底间均有间隙,推拉力感应器的底部与凹坑的下侧壁相连。
其中,位于丝杆外侧的那段传动螺母顶部有竖向布置的上沉头通孔,所述凹坑的下侧壁与支撑板的下边间有竖向布置的下沉头通孔,所述推拉力感应器的顶部和底部上均有螺纹孔,所述上沉头通孔与推拉力感应器的顶部螺纹孔间有上连接螺栓,所述下沉头通孔与推拉力感应器的底部螺纹孔间有下连接螺栓,位于凹坑下侧壁与推拉力感应器间的那段下连接螺栓上有调节锁止螺母。
所述丝杆两侧的立柱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竖向导轨,竖向导轨上均有滑块,滑块与竖向导轨间呈上、下滑动状配合,滑块的外侧壁与支撑板的内板面相连,使得支撑板与立柱间呈周向固定、竖向活动状配合。
所述丝杆的上端从立柱顶部伸出在外,丝杆的上端上有传动轮。
采取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飞万刀具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飞万刀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04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密度板用木片漂洗设备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洗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