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垂直新风隔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0048.8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7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杰;刘锦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文杰;刘锦霖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7/10;F24F13/068;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新风 隔离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新风隔离系统,包括新风装置和排风装置,新风装置设有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具有进风口和朝下设置的新风口;排风装置设有透气地板和排风管道,所述透气地板位于所述新风口下方,且所述透气地板上方开设有地板通孔,所述排风管道具有排风入口和排风出口,所述排风入口与所述地板通孔连通。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垂直新风隔离系统,新鲜空气通过新风装置上的新风口朝下垂直送入室内空间,送入后的空气通过透气地板进入排风装置,即实现室内空间的空气流为垂直流向,且空气从上方送入,从下方排出,以避免送入室内空间的空气朝四周扩散,从而改善人群吸入的空气质量,并减少病毒等传播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新风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新风隔离系统。
背景技术
当下全球正处于新冠肺炎的威胁之中,而本世纪以来,以飞沫和气溶胶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性疾病就有2003年的SARS,2015年的MERS,以及2020年的COVID-19,还有细菌性脑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结核、麻疹等长期与人类共存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如何在公共场所预防此类疾病成为刻不容缓的全球性问题。
呼吸道传播是所有传播途径中较难控制的传播方式。WHO及国内多个论文均指出通风对于控制呼吸道传染集群传播的重要性,而在民用航空器、列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封闭型建筑物内,自然通风无法实现或不能满足通风要求,均需采用新风系统、空气净化循环系统进行强制通风。
目前的空气新风系统、空气净化设备,均为是顶部或水平送风,顶部或侧向排风。气流在环境中多处于水平流动状态。而人群在空间内均为水平分布,如果有通过飞沫和气溶胶传播的病毒或污染源处于上风口,下风口的人群就有感染或受污染的危险。而加大空气流动,也只是降低空气中病毒和污染物的总体浓度,不能杜绝感染或污染,更不能形成对同一室内空间中个体间的空气隔离。地面的痰液、垃圾等污染物产生的异味,在气流和自然扩散的作用下,也会对空气产生污染,影响空气质量,形成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垂直新风隔离系统,通过朝下设置的新风口和位于新风口下方的排风装置配合使用,能够形成垂直气流且排风时空气直接进入排风装置,以避免空气朝周围扩散,安全实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垂直新风隔离系统,包括:新风装置,设有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具有进风口和朝下设置的新风口;排风装置,设有透气地板和排风管道,所述透气地板位于所述新风口下方,所述透气地板上方开设有地板通孔且内部具有空腔,所述排风管道具有排风入口和排风出口,所述排风入口与所述透气地板的所述空腔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垂直新风隔离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新鲜空气通过新风装置上的新风口朝下垂直送入室内空间,送入后的空气通过透气地板进入排风装置,排风装置将带有飞沫等物质的空气排出,即实现室内空间的空气流为垂直流向,且空气从上方送入,从下方排出,以避免送入室内空间的空气朝四周扩散,从而改善人群吸入的空气质量,并减少病毒等传播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透气地板排列设置在所述排风管道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风入口处设置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具有延伸至所述透气地板内部的导风管入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管将空气送入所述排风管道的方向与该处所述排风管道中的空气流向的夹角为锐角。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管中设有排风扇,以用于引导气流进入所述排风管道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管入口连接在所述透气地板侧边且与所述透气地板的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排风扇位于所述导风管入口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管入口设置有滤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文杰;刘锦霖,未经曾文杰;刘锦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00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