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光纤网络管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09809.8 | 申请日: | 202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7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刘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网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Q50/30;G06F21/62;G06F21/60;G06F21/31;G06F16/955;G16Y10/75;G16Y2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电子标签 光纤 网络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光纤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光纤、光纤承载设备、RFID电子标签、电子标签读写器、手机APP、后台服务器软件、用户客户端软件。通过在储纤盘、免跳纤盘、光分路器、法兰盘和尾纤等光纤断开点设置RFID电子标签,使用电子标签读卡器读取一条光纤上各个节点的电子标签信息,标签信息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将一条光纤上的多个电子标签关联起来。用户可通过客户端软件访问服务器,根据一个RFID电子标签信息即可查询到一条光纤的起点、终点以及各个中间节点信息。结合RFID电子标签、标签读卡器、手机APP、服务器软件、用户客户端软件协同实现复杂光纤网络的集成化、数字化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线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光纤网络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配线网络系统,基本都是纸质标签,在现场施工时纸质标签容易损害,且保质期不长,维护成本比较大,光配线网络本身冗长复杂且多变,纸质标签逐渐不能满足快速的信息发展和需求。
RFID电子标签是
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光纤网络管理系统属于电子系统,采用射频RFID技术,通过读写器可对电子标签读取或写入信息,不易损坏,使用有效期长,可以通过后台服务器软件和移动APP实时采集、管理、更新和维护,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为高速发展的网络提供有力支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光纤网络管理系统,通过标签读写器采集光纤RFID电子标签,实时显示光纤网络联结设备、中间路径、节点信息等,提高维护效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光纤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光纤、光纤承载设备、RFID电子标签,电子标签读写器,手机APP,后台服务器软件和客户端软件;
光纤的首端、末端、中间转接环节的每个端子均配置有RFID电子标签,通过电子标签读卡器将所有标签信息采集并上传后台服务器软件,后台服务器软件将某一光纤上的所有RFID电子标签与此光纤关联;手机APP或者用户客户端软件中,通过光纤上的任一处RFID电子标签信息,可查询到整条光纤首端、末端、各个中间节点信息,包括光纤两端联结的设备、光纤所经过的配线架位置信息、光分路器位置信息、法兰盘位置信息,便于光纤的后期巡检、升级、维修、盘点等管理工作。
进一步地,RFID电子标签集成在光纤端子上,或者粘贴在储纤盘、法兰盘具有光纤端子的承载设备上,RFID电子标签与光纤端子一一对应,每个光纤节点具有一公一母两个端子,每个端子对应一个RFID电子标签;
每个RFID具有唯一识别码,具有一定的信息存储能力。
进一步地,采用手持式电子标签读写器采集每一个RFID电子标签信息,哑资源采集枪读取RFID电子标签采集器信息,读写器每次可读一个或多个标签的信息;电子标签读写器采集到的信息经过与之联结的手机APP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将标签识别码与其关联的光纤绑定到一起,并存储在后台数据库中。
进一步地,运维阶段,通过手持式电子标签读写器采集到光纤上的任一RFID电子标签,可在与读卡器联结的手机APP上查询到该电子标签绑定的光纤上的所有节点信息,包括光纤两端联结的设备、中间所经节点、节点的信息、节点对应的标签。
进一步地,RFID电子标签为无源标签,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采用无限射频通讯,标签读写器与手机之间采用蓝牙通讯方式。手机与后台服务器之间通过wifi或者4G/5G方式通讯;
用户客户端软件采用在线方式,使用浏览器输入后台服务器地址,即可访问服务器数据,查看、更新、管理光纤网络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网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网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98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控加湿型呼吸机管路
- 下一篇:空气处理装置及空气净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