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该连接器的防雷接地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09651.4 | 申请日: | 202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0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成羽;国卿;赵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德克莱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 代理公司: | 苏州谨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5 | 代理人: | 田媛 |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城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具有 防雷 接地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具有该连接器的防雷接地装置,连接器包括钢芯和复合在钢芯外侧的铜层,连接器具有螺纹孔。防雷接地装置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钻头、连接单元及耐冲击螺栓,连接单元包括若干铜包钢接地棒和若干连接器,若干铜包钢接地棒与若干连接器交替螺纹连接,钻头与首端铜包钢接地棒螺纹连接,耐冲击螺栓与尾端连接器螺纹连接,连接器包括钢芯和复合在钢芯外侧的铜层,连接器具有与铜包钢接地棒相配合的螺纹孔,连接器与铜包钢接地棒具有相同的热胀冷缩系数、硬度及强度。相对于铜质地的连接器,本发明的连接器加工误差小、配合好,在施工时连接器与接地棒不易脱扣,连接器本身不易开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雷接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还涉及制造该连接器的方法;还涉及具有该连接器的防雷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接地棒是一种导电性良好的细长导体,施工的时候需要锤入土地中,为避免接地棒在锤击过程中弯曲,如公开号为CN208189802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防雷接地棒,实际上是一种防雷接地装置,其包括钻头、若干连接器、若干铜棒(接地棒)及耐冲击螺栓,若干连接器与若干铜棒构成连接单元,若干连接器与若干铜棒交替螺纹连接,顶端铜棒与耐冲击螺栓螺纹连接,底端铜棒与钻头螺纹连接,这种防雷接地装置,实际上是分成多节,分节施工。常用的接地棒和连接器材料通常有硅铜、磷铜、普通黄铜材料等,材料成本高、强度低。由于铜质地的接地棒和铜质地的连接器硬度和强度都不够高,导致整个防雷接地装置整体的硬度和强度均偏低,在分节施工时,接地棒被锤击入地面以下易发生弯曲,接地棒与连接器之间也会发生断裂脱开等缺陷,施工难度大,防雷接地可靠性不高。
近年来接地棒已经逐渐由硬度更高的铜包钢材料替代,这导致铜包钢材料的接地棒与材质硬度相对较低的有色金属材料丝扣连接紧密度差,特别是批量加工后误差大,配合差,由于材料不一致导致的连接器与接地棒二者的热胀冷缩程度不一致,更使得两者配合不紧密,连接器易开裂,而纯铜材料强度不大,也容易导致在施工过程中连接器与接地棒容易脱扣或出现连接器裂开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硬度均较高的连接器;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该连接器、接地效果更可靠的防雷接地装置;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标准化的制造该连接器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包括钢芯和复合在所述钢芯外侧的铜层,所述的连接器的两端开设有螺纹孔。采用铜包钢结构的连接器取代现有技术中铜质地的连接器,相对于纯铜质地的连接器而言,在强度和硬度上均有更高的性能。优选的,为了方便接地棒的连接和防雷接地装置的组装,连接器可以是在其相对两端部分别加工螺纹孔,但是考虑到连接器在其两端部分别加工螺纹孔时,连接器需要重复装夹定位,因而容易出现两端螺纹孔同轴度误差的问题,因此,连接器的螺纹孔最好是贯穿整个连接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连接器的外表面、所述螺纹孔的内表面均复合有防腐层。优选的,防腐层为纳米碳导电防腐层。由于连接器长期置于地面以下,容易受到侵蚀,并且由于铜包钢质地的连接器导电性上利用低压高频信号的趋肤效应,虽然也能满足某个频率段的信号被确保传递,但在导电性能上略低于纯铜质地的连接器,因此为了优化铜包钢质地的连接器的导电性能和防腐能力,在连接器的外表面以及螺纹孔的内表面均涂覆有纳米碳导电防腐层。当然,为了单一增强其中一种性能,例如防腐性能或导电性能,也可仅在连接器的外表面涂覆防腐层或导电层。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德克莱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德克莱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96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扫地机器人
- 下一篇:强制循环石墨换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