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湿速干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09628.5 | 申请日: | 202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7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杜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卫强 |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N3/04;D02G3/04;D02G3/44;D04B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1314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湿 纺织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湿速干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棉纤维掺杂石墨烯纤维为原料,得到面料基体,以聚四氟乙烯为主体,结合氧化石墨烯和纳米二氧化硅,制备出一种微孔薄膜,将微孔薄膜与制备的面料基体复合,制备出一种吸湿速干纺织品;制备的微孔薄膜利用微孔孔径介于水分子,空气分子最大直径与水滴分子的最小直径之间的一层薄膜,然后再将薄膜与外层织物复合,于是面料就有了防水透气并且速干的功效,采用这种原理的面料,发挥作用的是那带有微孔的薄膜,它既起到防泼水的作用还起到透气的作用;微孔薄膜能将水分迅速转移到衣服的表面,通过空气流通将汗水蒸发,从而达到速干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湿速干纺织品的制备方法,属于纺织品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人体只有在从事剧烈运动时才会明显感到大量汗液的排出。但其实,人体即使在一般环境状态下,也需要不断地无感蒸泄来释放人体本身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和水汽,以维持体温的恒定。人们倾向于天然纤维制织的衣物,这是因为天然纤维吸湿性好、穿着舒适。但是,当人体排汗量较大时,衣服就会紧贴身体,给人体造成一种湿冷的感觉,这主要是汗液不能及时排出的缘故。普通的合成纤维虽然排汗快,但是吸湿性很差,其织物的舒适性也不是很高。如何将体表的热量和水汽通过吸湿-传导-蒸发向外界传送,这是纺织服装吸湿排汗功能的核心。吸湿快干功能性纤维通过纤维表面微细沟槽所产生的毛细现象使汗水通过芯吸、扩散、传输等作用,迅速迁移至织物的表面,并发散达到导湿快干的目的,人们形象地将该种纤维称为可呼吸纤维。因而,研究吸湿速干纤维、织物的吸湿速干性,有十分重要的市场、环保意义。
纺织品要达到吸湿排汗功能,大致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物理改性,纤维截面异形化主要是通过改变喷丝孔形状,使纤维纵向产生许多沟槽,通过沟槽的芯吸、扩散、传输等效应将水分迅速迁移至织物表面并散发,从而达到导湿快干、吸湿排汗的目的。如Y字形、十字形、W形、骨头形和三叶形等,增加表面机能,纤维表面有更多的凹槽,可提高传递水气效果。具有导湿排汗功能的纤维,一般都要有高的比表面积,其纤维的截面必须具有沟槽,利用这些沟槽,织造时纤维和纤维之间形成通道,通过这些沟槽的芯吸效应到导湿排汗的功效。中空或多孔纤维是利用毛细管作用增加表面积原理将汗液迅速扩散出去。此种纤维就是从纤维表面到中空部分有许多贯通的细孔的中空纤维,具有优良的导湿排汗功能。该纤维用于衣着时,人体排出的汗液就会从纤维的径向微孔不断地流向中间空腔,通过中腔将汗液迅速沿纱线轴向和织物平面扩散,再通过织物外表面的自由毛细管将汗液输送到外部环境并蒸发,织物内层与人体接触的纤维表面保持相对干燥。
二是化学改性,纤维表面化学改性是通过增加纤维表面亲水性基团(接枝或交联方法),达到迅速吸湿的目的。通过接枝共聚的方法,在大分子结构内引入亲水基团,可增加纤维导湿排汗性能。常采用的是引入羟基、酰胺基、羧基、氨基等。双组分复合共纺是借助共轭熔融纺丝技术,将2种聚合物熔融挤出,最终得到海岛型合超细纤维。由于纤维极细、比表面积大,用它作原料制成的纺织品手感柔软、透气透湿、色泽高雅、具有吸水和吸油性好、高清洁能力和高保温性等特点,体现出其它单一性能改性化学纤维所不具备的综合仿天然纤维的优良性能。纤维细旦化,细旦纤维织制的织物表面立起的细纤维形成无数个微细的凹凸结构,相当于无数个毛细管,因此织物毛细芯吸效应明显增加,能起到传递水分子的作用,大大改善织物的透气性能和输水导汗性能。
三是结构设计,采用多层织物结构:利用亲水性纤维做内层织物,将人体产生的汗液快速吸收,再经外层织物空隙传导散发至外部,达到舒适凉爽性能。
以上种种,但总结起来都可以说,凡是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纤维一般都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表面有众多的微孔或沟槽,截面一般设计为特殊的异形状,利用毛细管原理,使得纤维能够快速的吸水、输水、扩散和挥发,能迅速吸收皮肤表面湿气和汗水,并排放到外层蒸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卫强,未经杜卫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96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