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09284.8 | 申请日: | 202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9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朱天财;郭廷俊;周福连;陈浩;孙法涛;孙维;黄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叶风电设备(营口)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68 | 分类号: | B29C70/68;B29L3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5000 辽宁省营口市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叶片 结构性 增强 工艺 | ||
1.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叶片毛化,利用打磨设备对叶片的内、外表面进行毛化,使得叶片的内、外表面变的粗糙;
S2、加固主支架,将与叶片材质相匹配的加固条通过手糊树脂粘接在主支架与主梁接合处,在粘接的时候,采用热风机进行加热,以保证手糊玻纤玻璃钢化转变,防止在持续粘接的时候,发生脱胶、爆聚等情况发生;
S3、腔内铺设蒙皮及增强布,在叶片毛化面上铺设玻璃纤维布,在铺设的同时使用刮板进行压紧,避免玻璃纤维布出现褶皱的情况,要保持玻璃纤维布的平整性,布层铺设完成后,布设倒流系统和真空系统,使用真空泵进行负压处理,保压合格后采用真空导注环氧树脂,导注完成后使用电子温控设备以15℃/小时 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5℃,65℃恒温6小时促进玻璃钢转化速度,提高TG值;
S4、装配内支撑件,在叶片的内部固定环形支撑件,其环形支撑件的形状与叶片的内部形状相匹配,以此来提高叶片的支撑力;
S5、外部结构增强,在叶片根部外表面毛化面根据所需力学承受范围,铺设E-DB1215,并保持纤维0°纤维方向与主梁轴向方向平行,使用乙烷类液态喷胶固定,确保铺设纤维与叶片表面间完全贴合,采用真空负压导注成型方式导入环氧树脂,待树脂玻璃钢化转变结束后,去除辅助材料,玻璃钢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材料,有利于加固叶片根部力学承受范围,提高叶片运转时力的传导效果;
S6、表面喷涂,首先在叶片表面涂刮一遍聚氨酯腻子,待腻子固化后,打磨随型,然后喷涂一层聚氨酯底漆,待表干进行表面针孔处理,最后进行两遍聚氨酯防冰面漆喷涂,达到表面防水、防冰、抗紫外侵灼的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S3中在利用热风机和电子加热设备的时候,其热风机和电子加热设备的温度控制在40℃-65℃之间,而且在固化之后进行停止加热工作,防止造成钢性过高,韧性降低的现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的环形支撑件由不锈钢管焊接而成,其焊接采用无缝焊接技术进行加工来保证其强度,在加工之后在其表渡设防锈层,来提高环形支撑件的防锈能力,其大小应适应叶片内部大小而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铺设的玻璃纤维布最少设有三层,其铺设过程与铺设第一层的方式一样,对于玻璃纤维布的接缝处要并齐,不能出现叠加的情况,要保证叶片表面的平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在外部毛化面铺设E-DB1215玻纤,其层数根据风场风速及根部连接件力学传导范围确定;真空负压成型,负压值控制在-0.1兆帕,树脂导入前还需检测液态树脂内部是否存在气泡,树脂导入后玻璃钢转化过程中实时监测转化温度及漏气风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的防水、防冰层采用聚氨酯防冰涂料,经固化后形成的防水、防冰薄膜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弹塑性、抗裂性、抗渗性、耐候性及抗紫外效果,能起到防水、防冰、防渗和保护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在毛化的同时,采用吸尘器进行处理灰尘,提高工作空间的空气质量,同时保持叶片表面的洁净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件的内部焊接有十字形加强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叶风电设备(营口)有限公司,未经红叶风电设备(营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928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