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滤料饱和自动更换的废气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8800.5 | 申请日: | 2020-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5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万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饱和 自动 更换 废气 吸附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滤料饱和自动更换的废气吸附装置,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一种基于滤料饱和自动更换的废气吸附装置,通过根据过滤部内吸附球的吸附饱和而造成的导流箱内气压增大原理,可形变层向下扩张使得垂杆带动密封块下压脱离过滤部与内落料管的衔接处,此时,过滤部内饱和的吸附球便可顺畅地下落至内落料管内,当过滤部内的吸附球持续落至内落料管内后,其两侧的吸附球随弧形面导入中部处,此时,盛料部内的吸附球向下滚动以实现将过滤部重新填充,而落入至内落料管内的吸附球被饱和颗粒磁吸机构进行吸附,在吸附能力恢复正常后,可形变层便可实现向上复位,与此往复,完成饱和吸附球的更换填充,无需人力进行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滤料饱和自动更换的废气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以及炼焦厂和炼油厂等,排放的废气气味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废气中通常会含有大量粉尘,粉尘中含有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微粒材料等等,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
现有技术中的通过采用洗涤法、过滤法、吸附法对废气进行吸附处理,其中吸附法较为直接且过滤效果较佳。而吸附法进行废气去除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当吸附剂吸附饱和时,会造成气体过滤堵塞,若吸附剂填充层没有更换掉,则大大影响吸附过滤效率,且不利于后续的可持续吸附;若人为定期进行更换则费事费力,且操作较为繁琐不便。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滤料饱和自动更换的废气吸附装置,可根据滤料的吸附饱和程度进行自动更换滤料来有效提高吸附剂的吸附效果。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滤料饱和自动更换的废气吸附装置,根据过滤部内吸附球的吸附饱和而造成的导流箱内气压增大原理,可形变层向下扩张使得垂杆带动密封块下压脱离过滤部与内落料管的衔接处,此时,过滤部内饱和的吸附球便可顺畅地下落至内落料管内,当过滤部内的吸附球持续落至内落料管内后,其两侧的吸附球随弧形面导入中部处,此时,盛料部内的吸附球向下滚动以实现将过滤部重新填充,而落入至内落料管内的吸附球被饱和颗粒磁吸机构进行吸附,在吸附能力恢复正常后,可形变层便可实现向上复位,与此往复,完成饱和吸附球的更换填充,无需人力进行操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滤料饱和自动更换的废气吸附装置,包括支架和固定安装于支架顶端部的弧形过滤箱,所述弧形过滤箱内填充有吸附球,所述弧形过滤箱包括位于两侧的盛料部和固定连接于两个盛料部之间的过滤部,所述过滤部的顶端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箱,所述导流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两个所述盛料部的顶端部固定连接有储料筒,两个所述盛料部与过滤部相衔接处均安装有电磁阀门,所述过滤部的底端部固定连接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内落料管,所述内落料管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底端带有接料筒的饱和颗粒磁吸机构,所述内落料管靠近顶端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磁吸通口,所述导流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可形变层,所述可形变层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垂杆,所述垂杆的底端贯穿过滤部并延伸至内落料管内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顶端面与过滤部的底端面磁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箱为与过滤部顶端两侧相固定衔接的扇形结构,所述过滤部的上下端面均为多孔隙网状结构,中空状的扇形结构易于将从进气管导入的废气集中导入至过滤部内,过滤部内填充有若干吸附球,废气流经若干吸附球所形成的吸附层,进行吸附过滤。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块的上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触发杆,所述过滤部的底端两侧均设有与触发杆位置对应的磁吸口,所述触发杆与磁吸口磁吸固定连接,所述磁吸口内部安装有与触发杆电连接的触发键,该触发键与两个电磁阀门相连接,当触发杆随密封块下移后,其下压力度大于磁吸口与触发杆之间的磁吸力时,触发杆与磁吸口内的触发键相脱离,此时两个电磁阀门打开,弧形过滤箱内的吸附球顺随盛料部的弧形部导入至过滤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万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嵊州市万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88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