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乒乓球自动收集输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8314.3 | 申请日: | 2020-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1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范逢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逢跃 |
主分类号: | A63B47/02 | 分类号: | A63B47/02;A63B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2500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乒乓球 自动 收集 输送 方法 | ||
1.一种乒乓球自动收集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拦球机构将飞出的乒乓球拦截:设置底板(1)、拦球机构(2)、输送机构(3)和集中机构(4),所述拦球机构(2)设置在底板(1)的上端,所述拦球机构(2)包括若干个拦球组件,所有拦球组件均设置在底板(1)的上端且所有拦球组件将底板(1)上端的空间分割成若干个球室(5),每个所述球室(5)的中部均设有球台(6),所述集中机构(4)设有若干个,每个球台(6)的下端均安装有两个集中机构(4),当运动者将乒乓球击飞后,若乒乓球落在运动者旁边,则运动者直接接住再次使用即可;当乒乓球飞向球室(5)边缘处时,通过拦球机构(2)的两个支撑杆(2a)之间的拦球网(2b)对乒乓球进行卸力拦截;
步骤2.拦截后的乒乓球通过输送结构向前输送:拦球网(2b)卸力后下落的乒乓球落在承接布(2c)上后,由于重力环(2d)的下坠作用形成的承接槽(2e)呈漏斗状,从而使得乒乓球会移动至承接槽(2e)的中部并穿过重力环(2d)下落到第一输送槽(3a1)内,乒乓球沿第一输送槽(3a1)输送至第二输送槽(3b1)内并沿着第二输送槽(3b1)继续输送;
步骤3.乒乓球自动收集:当经过导向槽(3b2)与第二输送槽(3b1)的连接处时,通过该处的第一光栅传感器(3b5)感应到一次信号,根据该第二输送槽(3b1)后方导向槽(3b2)的数量进行控制,第一光栅传感器(3b5)每感应到若干次信号,导向电机带动导向板(3b4)转动将第二输送槽(3b1)隔断,使得乒乓球向该处的导向槽(3b2)内输送,当乒乓球移动至导向槽(3b2)的末端后,通过输送电机带动输送轴(3c1)转动,输送轴(3c1)带动推送板(3c2)转动将导向槽(3b2)末端的一个乒乓球向上顶起进行输送,当输送组件(3c)不断的顶起导向槽(3b2)末端的乒乓球时,使得输球通道(4c)内的乒乓球也不断的被向上顶起,最上方的乒乓球会落入集中箱(4b)内;
步骤4.自动控制集中箱内乒乓球的数量:通过两个第二光栅传感器(4d)感应集中箱(4b)内的乒乓球数量,当乒乓球堆积达到集中箱(4b)上部的第二光栅传感器(4d)处时,说明集中箱(4b)内的乒乓球数量过多,该集中箱(4b)下方的集中机构(4)不再工作,当集中箱(4b)内乒乓球数量较少低于集中箱(4b)下部的第二光栅传感器(4d)的高度时,与该集中箱(4b)连通的导向槽(3b2)口的导向板(3b4)将第二输送槽(3b1)阻挡,使得乒乓球优先向该集中箱(4b)内输送,运动者将球击飞后,可以直接从旁边的集中箱(4b)内重新取球直接开始打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乒乓球自动收集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3c)设置在底板(1)上,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第一输送部(3a)、第二输送部(3b)和若干个输送组件(3c),所述第一输送部(3a)与第二输送部(3b)连通,若干个所述输送组件(3c)均与第二输送部(3b)连接,每个所述拦球组件均包括两个支撑杆(2a),两个支撑杆(2a)均呈竖直设置在底板(1)的上端,两个支撑杆(2a)之间设有拦球网(2b),拦球网(2b)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2a)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乒乓球自动收集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拦球网(2b)的下端均设有承接布(2c),所述承接布(2c)的一侧与所述拦球网(2b)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承接布(2c)上设有若干个重力环(2d),所述重力环(2d)拉动承接布(2c)形成若干个承接槽(2e),所述承接布(2c)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带(2f),两个所述支撑杆(2a)的下部均设有固定杆(2g),所述承接布(2c)两端的固定带(2f)分别套接在两个固定杆(2g)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乒乓球自动收集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部(3a)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第一输送槽(3a1),所有第一输送槽(3a1)均设置在输送机构(3)的下端,所有第一输送槽(3a1)均呈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逢跃,未经范逢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83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