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脸识别和人证对比的楼宇门禁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07916.7 | 申请日: | 2020-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0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毛平江;万廷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慧居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7C9/25;G06K17/00;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田黎绒 |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识别 人证 对比 楼宇 门禁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脸识别和人证对比的楼宇门禁机,包括壳体、安防门禁和远程处理模块,壳体正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照明灯管,壳体正表面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语音播报扬声器。本发明通过设置RFID阅读器、指纹校验机、箱体、红外线传感器、人脸识别摄像头、光敏传感器、照明灯管、语音播报扬声器、显示屏、密码按钮、活动门、转块、主动锥齿轮、横板、竖板、从动锥齿轮、安装螺栓、安防门禁、中心控制模块、信号收发天线、远程处理模块、远程存储模块和安全信息录入模块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楼宇门禁机安装不便,其安装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下,且不具有辅助照明和便于清除信息的功能,降低了楼宇门禁机使用便捷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门禁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人脸识别和人证对比的楼宇门禁机。
背景技术
门禁系统是在智能建筑领域,简称ACS,指“门”的禁止权限,是对“门”的戒备防范,这里的“门”,广义来说,包括能够通行的各种通道,包括人通行的门,车辆通行的门等,在小区楼宇中,为了防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房屋楼宇,会使用到楼宇门禁机对出入人员进行校验,现有的楼宇门禁机安装不便,其安装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下,且不具有辅助照明和便于清除信息的功能,降低了楼宇门禁机的使用便捷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人脸识别和人证对比的楼宇门禁机,具备便于安装、辅助照明和便于清除信息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楼宇门禁机安装不便,其安装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下,且不具有辅助照明和便于清除信息的功能,降低了楼宇门禁机使用便捷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人脸识别和人证对比的楼宇门禁机,包括壳体、安防门禁和远程处理模块,所述壳体正表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照明灯管,所述壳体正表面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语音播报扬声器,所述壳体正表面的顶部镶嵌有显示屏,所述壳体正表面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摄像头,所述壳体正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壳体正表面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壳体正表面左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密码按钮,所述壳体正表面右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指纹校验机,所述壳体正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RFID阅读器,所述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壳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信号收发天线,所述壳体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后侧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所述壳体内腔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设置有滑杆,两个滑杆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横板和竖板,竖向两个横板相反的一侧与竖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后侧贯穿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表面的前侧固定套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安装螺栓的后侧贯穿至壳体的后侧,所述竖板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转块,所述转块的表面固定套设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壳体包括中心控制模块,所述远程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有远程存储模块,所述远程存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有安全信息录入模块,所述安全信息录入模块包括安全人脸信息模块、安全指纹信息模块、安全密码信息模块和安全RFID标签模块。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表面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箱门,箱门的正表面竖向镶嵌有透明窗,所述活动门和箱门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安全锁。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腔放置有医用无菌纸,所述滑槽的数量为八个,所述滑杆的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板和竖板表面的中心处均过盈配合有活动轴承,所述活动轴承的内圈分别与安装螺栓和转块的表面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转块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所述转块的形状为“T”形,所述安装螺栓的表面与壳体的连接处螺纹连接,两个转块相反一侧的中心处开设有内六角槽。
优选的,所述安全人脸信息模块为安全录入摄像头,所述安全指纹信息模块为安全录入指纹机,所述安全密码信息模块为安全按钮,所述安全RFID标签模块为对应安全标签,所述安全人脸信息模块、安全指纹信息模块、安全密码信息模块和安全RFID标签模块的输出端均与远程存储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慧居智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慧居智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79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