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07608.4 | 申请日: | 2020-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7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牛鹏飞;李小平;郭玉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陈翠兰 |
| 地址: | 71011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卸料 临界 萃取 使用方法 | ||
1.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挤压装置(100)、釜体(200)和下挤压装置(300);
所述釜体(200)上下开口,釜体(200)上端与所述上挤压装置(100)密封连接,下端与所述下挤压装置(300)密封连接,釜体(200)内部形成釜腔(208);
所述上挤压装置(100)包括上推杆(101)、上气路(102)、上推力圆台(103)和上滤板(104);上推力圆台(103)活动设置在所述釜腔(208)中,上推杆(101)与上推力圆台(103)一侧连接,上推力圆台(103)另一侧设置上滤板(104);上气路(102)与上滤板(104)和上推力圆台(103)之间的空间连通;
所述下挤压装置(300)包括下推力圆台(302)、下推杆(304)、下滤板(301)和下气路(303);下挤压装置(300)活动设置在所述釜腔(208)中,下推杆(304)与下推力圆台(302)一侧连接,下推力圆台(302)另一侧上设置下滤板(301);下气路(303)与下滤板(301)和下推力圆台(302)之间的空间连通;
所述上滤板(104)和下滤板(301)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200)内壁上还设置有若干凹槽;凹槽为弧形槽;
釜体(200)侧壁设置有侧出口管线(202、203、204),侧出口管线(202、203、204)汇聚后均与分离釜连接;
所述凹槽一侧设置有过滤带(211),另一侧与侧出口管线(202、203、20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环形槽,若干环形槽设置在釜体(200)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通阀(500),所述上气路(102)、下气路(303)、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与四通阀(500)连通,侧出口管线旁路连通出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推力圆台(103)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弧形的上支撑肋(106),所述上滤板(104)设置在上支撑肋(106)上;上推力圆台(103)中心设置有上气路(102),上支撑肋(106)间隙与上气路(102)连通;
所述上气路(102)部分设置在上推杆(101)内部,上气路(102)端部延伸至上推力圆台(103)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推力圆台(302)表面设置有多个弧形的下支撑肋(307),所述下滤板(301)设置在下支撑肋(307)上;下推力圆台(302)中心设置有下气路(303),下支撑肋(307)与下气路(303)连通;
所述下气路(303)部分设置在下推杆(304)内部,下气路(303)端部延伸至下推力圆台(302)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200)设置在支撑架(400)上,所述下挤压装置(300)设置在支撑架(400)下方;釜体(200)外部设置控温层(210);控温层(210)为水浴层,水浴层上设置有进水口(201)和排水口(2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卸料式超临界萃取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滤板(104)和下滤板(301)为圆片形或中间高四周低的圆锥形及圆台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76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