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井管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06727.8 | 申请日: | 2020-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0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洋;曾文广;张江江;郭玉洁;李芳;秦飞;刘青山;胡广强;石鑫;孙同成;应海玲;陈朝;吴鹏举;孙海礁;魏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B29D23/00;B32B1/08;B32B27/02;B32B27/28;B32B9/00;B32B9/04;B32B17/04;B32B17/10;B32B27/04;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贾悦;刘华联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油井管,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管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管体内的第二管体,以及夹设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之间的纤维浸渍带,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由含氮杂萘结构的聚醚砜酮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井管,其特征在于,夹设在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之间的纤维浸渍带有一层或多层,优选地包括1层至5层纤维浸渍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浸渍带由碳纤维、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与含氮杂萘结构的聚醚砜酮结合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油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或所述第二管体的厚度在6mm至30mm之间。
5.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油井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含氮杂萘结构的聚醚砜酮通过挤出工艺制造第二管体,
在所述第二管体上套设所述纤维浸渍带,以及
通过挤出工艺在所述纤维浸渍带外形成含氮杂萘结构的聚醚砜酮的第一管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来制造所述纤维浸渍带:
将含氮杂萘结构的聚醚砜酮溶于氯仿溶液,
将纤维布浸泡在溶有含氮杂萘结构的聚醚砜酮的氯仿溶液中,
待所述氯仿溶液蒸发、聚醚砜酮凝固在所述纤维布上之后,进行烘干,优选地在80℃以下烘干2小时,以得到所述纤维浸渍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或所述第二管体的挤出工艺的温度在365℃至395℃之间,优选地在365℃至38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管体挤出后,使所述第二管体经过套设有纤维浸渍带的加温口模,以使所述纤维浸渍带套设并粘接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口模的加温温度在365℃至375℃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套设有所述纤维浸渍带的第二管体套在螺杆挤出机中,通过所述螺杆挤出机在套设有所述纤维浸渍带的第二管体外形成第一管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67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