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管用负压抽吸与气举复合作用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6572.8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胡中志;任天生;王磊;阳明君;吴欣袁;岳迎春;李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F04F1/08;F04B5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管用 抽吸 复合 作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管用负压抽吸与气举复合作用泵,属于井下工具领域,用于设置在双层管的一端以抽吸井内流体,包括内管;内管包括内壳体,和同轴连接的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内壳体的内部形成同轴设置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活塞设置在第一腔内,第二活塞设置在第二腔内;第一腔远离第二腔的一端用于接通供气装置;第二腔远离第一腔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抽吸井内流体进第二腔的第一单向阀,以及将第二腔内的流体送入流出井的排液通道的第二单向阀。能够通过连续性地注入气体,经由气体压力将井内的流体周期性地送入排液通道内,而注入的气体经由排气孔或泄压阀以气举的方式帮助井内流体的排出,能够适用于所有类型井的流体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下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层管用负压抽吸 与气举复合作用泵。
背景技术
油气井生产后期,地层能量不足时,或低渗透低产低效井生产时, 通常会采用人工举升措施维持油井的正常生产,或排出井底积液恢复气 井生产。常用的人工举升措施主要包括有杆泵、水力泵、电潜泵、螺杆 泵和气举等五种举升方式,由于每种方式的举升原理不同,导致他们排 液能力和适用范围存在差异,尚无一种通用举升方式能够解决油气井后期生产中遇到的所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管用负压抽吸与气举复合作用泵,旨在解决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层管用负压抽吸与气举复合作用泵,用于设置在双层管的一 端以抽吸井内流体,包括内管;
所述内管包括内壳体,和同轴连接的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
所述内壳体的内部形成同轴设置的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活塞 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内,所述第二活塞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内;
所述第一腔远离所述第二腔的一端用于接通供气装置;
所述第二腔远离所述第一腔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抽吸井内流体进所述 第二腔的第一单向阀,以及将所述第二腔内的流体送入流出井的排液通 道的第二单向阀。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外管;
所述外管同轴固定在所述内管的外侧,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形 成环形的所述排液通道。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管在所述第二单向阀对应的两侧 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内壳体密封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单向 阀所对应的所述隔板之间形成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连通井内的暴露凹槽。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包括同轴固定连接第一壳段 和第二壳段;
所述第一壳段内形成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二壳段内形成所述第二腔;
所述第一壳段和所述第二壳段之间通过连接短节连接,所述连接短 节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流动通孔。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内还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 复位弹簧的一端作用于所述第一活塞,另一端作用于所述连接短节。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为中空浮力活塞。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塞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排 气阀连通所述第二活塞远离所述第一腔的一侧和远离所述第一腔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内壁靠近所述第二腔的一端 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连通所述第一腔与所述内壳体外侧。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的远离所述第二腔的一端设 置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能够连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排液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轻化工大学,未经四川轻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65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树莓派的人流预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单机器人或多机器人的物料抛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