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混凝土梁负弯矩区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06429.9 | 申请日: | 2020-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5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将;段亚军;安风明;马芹纲;陈多;董佳霖;林光毅;张贤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00 | 分类号: | E01D2/00;E01D19/00;E01D19/12;E01D21/00;E01D10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付兴奇 |
| 地址: | 31003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混凝土 弯矩 桥梁 结构 施工 方法 | ||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负弯矩区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预应力混凝土梁负弯矩区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获得预制T梁以及预制桥面板;吊装两个预制T梁使两个预制T梁对接且相邻的两个T梁的翼板之间形成位于负弯矩区的用于安装预制桥面板的凹槽,连接相邻的两个梁肋后将预制桥面板吊装于凹槽,单侧连接预制桥面板和单侧翼板后,于另一侧对预制桥面板施加预应力,然后连接该侧的预制桥面板和对应的翼板及梁肋,形成整体,共同负载。上述施工方法简便快捷,获得的预应力混凝土梁负弯矩区桥梁结构受力可靠,在新桥建设及旧桥改造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负弯矩区桥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中的应用发展迅速,墩顶负弯矩区往往需要施加预应力,传统的现浇桥面板通过张拉预留面板孔道中的预应力束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每一根预应力束两头都需要加设锚具,同时在施工中还增加留孔、穿筋、灌浆和封锚等工序,施工工艺复杂,工期较长,对于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造成阻碍。同时传统预应力后张法,锚具腐蚀,滑锚、钢绞线腐蚀、断裂;孔道堵塞、孔道偏移等导致的穿丝困难等问题,导致传统预应力施加方法经济性差,不符合国家提倡快速施工和装配式的理念。
有鉴于此,特此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负弯矩区桥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负弯矩区桥梁结构,其包括预制T梁以及预制桥面板。
其中,预制T梁包括安装于桥梁结构的正弯矩区的T梁以及与T 梁一体成型的安装于桥梁结构的负弯矩区的梁肋,梁肋沿桥梁结构的延伸方向设有剪力连接件,相邻的两个预制T梁对接使相邻的两个T 梁的翼板之间形成位于负弯矩区的凹槽,相邻的两个梁肋之间形成第一拼接缝,第一拼接缝内浇筑有梁肋混凝土。
预制桥面板设有与剪力连接件配合的槽口,预制桥面板嵌设于凹槽内且剪力连接件伸入对应的槽口,槽口浇筑有无收缩灌浆料,梁肋封闭槽口的下端,预制桥面板分别与两端的翼板之间形成第二拼接缝以及第三拼接缝。
第二拼接缝浇筑有UHPC,第三拼接缝内设有止动于翼板、预制桥面板并维持预制桥面板的预应力的钢楔,第三拼接缝内填充 UHPC。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预应力混凝土梁负弯矩区桥梁结构,其受力合理可靠、符合工程上的使用习惯,规避了传统后张法预应力施加过程中穿丝处理、孔道预留及浇筑孔道的困难,并且充分利用了UHPC 的抗裂、抗拉性能,在新桥建设及旧桥改造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预应力混凝土梁负弯矩区桥梁结构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拼接缝中,相邻的两个梁肋的预留钢筋经绑扎固定,第二拼接缝以及第三拼接缝中,预制桥面板的预留钢筋与对应的翼板的预留钢筋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保证相邻的两个梁肋、以及相邻的预制桥面板和对应的翼板连接稳定,共同受力,保证受力可靠。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预应力混凝土梁负弯矩区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包括:
获得预制T梁,预制T梁包括用于安装于桥梁结构的正弯矩区的T梁以及与T梁一体成型的用于安装于桥梁结构的负弯矩区的梁肋,梁肋沿桥梁的延伸方向设有剪力连接件。
获得预制桥面板,预制桥面板设有与剪力连接件配合的槽口。
吊装两个预制T梁使两个预制T梁对接,相邻的两个T梁的翼板之间形成位于负弯矩区的用于安装预制桥面板的凹槽,相邻的两个梁肋之间形成第一拼接缝,于第一拼接缝内浇筑梁肋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数智交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64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介质阻挡放电改性金属钝化膜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止水起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