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骨科药敷夹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5523.2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7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齐秀春;张仲博;李沛;曹玉净;程帅榜;陈昕;李浩亮;王前进;李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A61M3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8 | 代理人: | 轩文君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骨科 夹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骨科药敷夹板,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上有竖向贯穿上夹板的通孔,通孔内有水平设置的载板,载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夹板和载板经前后方向的轴线转动连接;所述的载板上有置于载板下方的药敷包,药敷包由滑移板和置于滑移板下方的布袋连接组成,所述滑移板与载板前后滑动连接;所述的上夹板的左右两端向下弯曲后向上夹板的中部延伸形成支撑部;本发明可以实现在不拆除夹板的前提下快速、便捷地进行换药,有效保证药敷包与人体的充分接触,且有效避免皮肤过敏、瘙痒等不适症状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骨科康复装置,特别是一种中医骨科药敷夹板。
背景技术
中医骨科对于骨科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中药内服与外敷相结合的保守疗法,而中药外敷时由于药物多为颗粒、膏剂、粉末或植物纤维的浸泡或熬煮溶液,因此需要用到药敷夹板进行辅助定位才能确保药物与骨病部位的充分接触。
现有的药敷夹板采用的是多片塑料板或石膏板等医用材料进行缠绕固定来实现,虽然这一方法延用多年,但不可否认其存在的诸多缺陷:首先,采用该类夹板进行上药、换药或骨病部位检查时需要将夹板从患者身体上完全取下才能实施,上药、换药或检查结束后再重新进行捆绑固定,操作极为不便,尤其是中药药敷通常一到三天就需要换一次药,频繁、重复地拆除和捆绑显然给医护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劳动负担,且对于轻症患者而言无法实现自主换药,浪费了不必要的医疗资源;其次,该类夹板将药物完全遮盖,在捆绑固定过程中难以准确观察到药物与骨病部位是否产生了偏移,从而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正常治疗效果,且每次重新捆绑时都需要对药物的位置进行确认和纠错,给医护人员带来了一定的担忧和困扰;再次,现有的夹板与人体部位接触面积大,透气性差,长期佩戴已导致皮肤过敏、瘙痒等不适,容易导致患者的不配合,影响整体治疗进度和医患关系;此外,现有夹板固定后形成一个整体,药物与人体的接触完全依赖于夹板的捆绑力度,而夹板内测的情况无法准确观察和估计,更无法控制药物与骨病部位的实际接触情况,可能会产生部分悬空和接触不佳的问题,尤其对于骨头高低起伏较大的关节等部位,难以保证药效的正常发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医骨科药敷夹板,以解决现有夹板换药不便、药物与人体接触情况难以判断且无法独立操控和透气性差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上夹板上有竖向贯穿上夹板的通孔,通孔内有可活动的水平设置的载板,载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夹板和载板经前后方向的轴线转动连接,使载板在弹簧的连接及弹力作用下悬置于上夹板的上方或下方;所述的载板上有置于载板下方的药敷包,药敷包由滑移板和置于滑移板下方的布袋连接组成,所述滑移板与载板前后贯通式滑动连接,以便于药敷包的拆装,简化换药步骤,提高换药效率;所述的上夹板的左右两端向下弯曲后向上夹板的中部延伸形成支撑部,支撑部由于弯曲而产生的弹性使上夹板的左右两端形成更加良好的弹性支撑,以便于更好地贴合身体部位。
本发明利用弹簧对载板的上下方向的支撑力分别实现药敷包的拆装和对布袋的挤压,可以实现在不拆除夹板的前提下快速、便捷地进行换药,并有效保证药敷包与人体的充分接触,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同时,通过对载板的观察即可准确判断药敷包与人体的实际接触情况,并可在不拆除夹板的情况下对载板也即药敷包进行手动干预,以获得理想的药敷效果;此外,支撑板的设置使得上夹板不完全与人体接触,可以有效减少皮肤透气不畅的问题,提高了长期佩戴过程中的舒适度,极大程度上避免了皮肤过敏、瘙痒等不适症状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安装有定磁铁的载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换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换药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55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治疗骨病的膏药
- 下一篇:肠蠕动电刺激按摩装置及电刺激按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