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动监测的康复训练记忆拉伸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5164.0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8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柳柳;马潇然;仲悦娇;吴苏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1/055 | 分类号: | A63B21/055;A63B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动 监测 康复训练 记忆 拉伸 | ||
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运动监测的康复训练记忆拉伸带,包括弹力带,其特征在于:弹力带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第一把手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收纳仓,第二把手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收纳仓,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靠近弹力带的一端均开设有通孔;第二收纳仓和第一收纳仓的内部结构相同,第二收纳仓的内部紧密粘接有转盘,转盘的内侧设置有发条弹簧,转盘为圆形槽状结构,发条弹簧位于转盘的槽内,转盘的中部底面开设有圆孔。本发明的设计中,弹力带可以收缩到两个把手内,在使用过后方便放置或者收纳在包内进行携带,不会造成弹力带的缠绕,能够帮助患者做很多部位的康复和拉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运动监测的康复训练记忆拉伸带。
背景技术
肿瘤病人在恢复中需要做一些康复训练,根据瑜伽中的弹力带的动作,可以很好的帮助患者做很多部位的康复和拉伸,但是现有的康复训练带在使用后弹力带容易产生互相缠绕,收纳在包内占用看空间,且容易互相缠绕造成难以解开,不便于进行携带和使用。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201620609491.4多功能拉力器,涉及一种体育健身器材,具体为手持拉力器。包括拉伸结构及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伸结构与握把为可拆卸结构;拉伸结构的两端各装有一个握把;拉伸结构包括连接扣鼻、拉伸带、魔术贴A片、支撑板条、连接扣、连接带级魔术贴B片;拉伸带的中部装有多个支撑板条;在支撑板条的拉伸带上装有魔术贴A片,另一侧的拉伸带上装有多个连接扣拉伸带的两侧各装有一个连接带,连接带上各加工有一个连接扣鼻;在远离魔术贴A片的连接带上装有魔术贴B片;握把的后部为握力器结构,前端装有连接扣,握把通过连接扣装于拉伸结构两端的连接扣鼻上。但是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适合携带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监测的康复训练记忆拉伸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弹力带容易产生互相缠绕,收纳在包内占用看空间,且容易互相缠绕造成难以解开,不便于进行携带和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动监测的康复训练记忆拉伸带,包括弹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两端设置有第一收纳仓和第二收纳仓,第一收纳仓和第二收纳仓分别与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连接;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靠近弹力带的一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收纳仓和第一收纳仓的内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收纳仓的内部紧密粘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内侧设置有发条弹簧,所述转盘为圆形槽状结构,所述发条弹簧位于转盘的槽内,所述转盘的中部底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顶部设置有弹簧固定柱,所述弹簧固定柱的外壁与发条弹簧的内侧一端紧密焊接,所述转盘的外壁开设有环形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底部开设有弹力带穿出孔,所述弹力带的一端穿过通孔且与弹力带穿出孔的内壁连接,所述发条弹簧的外端与转盘的内侧壁紧密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把手的外壁设置有若干第一防滑凸起,所述第二把手的外壁设置有若干第二防滑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呈半圆形结构,所述通孔的内壁紧密粘接有防磨垫。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固定柱的底部穿过圆孔与第二收纳仓的内壁紧密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均为圆柱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圆孔的内壁紧密粘接有垫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收纳仓的外端紧密粘接有外螺纹环,所述第二收纳仓的外端紧密粘接有内螺纹环,所述内螺纹环与外螺纹环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运动监测的康复训练记忆拉伸带中,弹力带可以收缩到两个把手内,平时在使用过后方便放置或者收纳在包内进行携带,不会造成弹力带的缠绕难以解开,能够帮助患者做很多部位的康复和拉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肿瘤医院,未经江苏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5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