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柱木模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工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04122.5 | 申请日: | 2020-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2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陆勤斌;叶和永;许业勇;梅红;邱立龙;周毅;李晓岗;崔书斌;王贵宏;许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C3/34;E04G21/2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胡东升 |
| 地址: | 23001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木模 混凝土 浇筑 施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圆柱木模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工法,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通过依序设置模板设计、加工,定位放线,模板拼装,模板加固,校准垂直度,模板预验收,浇筑混凝土,拆模,养护的步骤,通过采用两块半圆弧长的弯板拼接而成,接口间采用凹凸口设计,模板错开安装,在上、下模板水平接口的位置用钢带进行加固,同时对模板进行垂直定位,使模板的受力形成一个整体,达到二次加固的作用;由于模板是错开安装,在上、下模板水平接口的位置用钢带进行加固,钢带要水平覆盖在接口部位,而且保证接口位置在加固钢带的中间,大大地增强了模板的稳固和施工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木模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在圆柱型建筑的施工中,钢质圆模板始终占据垄断地位,多年来无替代产品问世。但由于钢模板造价及运输成本高、重量大、拆装繁琐、占用人力等局限性,也成为施工过程中一道较为复杂的工序;近几年新颖的玻璃钢模板虽然解决了重量大、占用人力的局限性,但自身存在易形成气泡、圆弧变形大、易损坏等缺点。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在对圆柱钢模板的使用率、造价成本等方面与众多建设方反馈意见上的基础上大胆使用新材料、新工艺,使用平整光滑定型清水圆柱木模板解决传统工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柱木模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工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圆柱木模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模板设计、加工:依据图纸设计要求利用三维技术精确建模,经过优化以后提交给模板加工单位进行加工;其中,模板由两半圆状弧形木板构成,且模板的两侧端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凹凸口,用于实现将两半圆弧状模板配合形成与骨架钢筋匹配的中空圆柱状套板结构;
S2、定位放线:在圆柱模板安装前,根据施工图及原始坐标点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准确定位,测设圆柱模板的外边线及外侧控制线,在圆柱状骨架钢筋的上、中、下设置与模板对应的若干定位钢筋;
S3、模板拼装:拼装模板之前检查柱根部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洁;柱截面内凿毛、剔除松动石子及浮浆且用水冲洗干净;
当模板安装高度在3m以内时,采用整块的半圆模板拼装,并将两半圆模板凹凸扣扣合到一起即可;当模板安装高度超过3m米时,进行错位搭接安装;
S4、模板加固:在上、下模板水平接口的位置用钢带进行加固,钢带水平覆盖在接口部位;其中,在模板的同一高度四周钉上若干个铆钉,把钢带盖设在铆钉上,用于实现保持钢带的水平安装;
钢带安装好以后,同时对模板进行垂直定位,在模板四周垂直间距设置若干的木方,并用钢管固定木方;
S5、校准垂直度:模板拼装完成后用吊线和钢尺采用平行线投点法检查圆柱垂直度,并将圆柱模板校正,使其满足规范要求;
S6、模板预验收:模板验收前用清水对柱内垃圾进行清洗,以便于在浇筑混凝土前将支模时落在柱根部的垃圾清理干净;同时对模板下口缝隙采用水泥砂浆封堵严密,防止漏浆;
S7、浇筑混凝土:圆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500mm;圆柱高度超过3m时采用串筒分段浇筑且振捣密实;
S8、拆模: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模板水平箍,再卸掉固定卡,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分离;
S9、养护:模板拆除后清理干净,柱身满刷养护液,并沿柱身附加一层塑料保护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水平扎捆钢带的上下边距为:柱径1m以上,1.5m以下的圆柱模板,按每250mm设置一道钢带;柱径1m以下的圆柱模板,均按300mm设置一道钢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4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别驱动支撑的遮阳伞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母线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