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卸灰阀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1947.1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5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朱仕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昊科液压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0 | 分类号: | F16K1/20;F16K1/46;F16K1/44;F16K3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丽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卸灰阀 | ||
本发明涉及卸灰阀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双层卸灰阀,包括下阀体,所述下阀体上表面设置有上阀体,且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固定连接,所述上阀体顶端设置有进料口,且所述进料口与所述上阀体固定连接,所述上阀体内部顶端设置有,且所述阀盖与所述上阀体固定连接。该双层卸灰阀,通过设置密封件,密封件是使用燕尾槽密封,使得耐用不会掉落,且密封件在上面位置不易损坏,提高了机体的密封性能,使得进料口与阀盖之间的密封性能增加,避免进料口与阀盖之间出现缝隙,避免物料在进入到上阀体内部的时候物料从上阀体和进料口之间的缝隙漏出,提高了物料的进料率,因此增加了该卸灰阀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卸灰阀技术领域,具体为双层卸灰阀。
背景技术
卸灰阀是除尘设备排灰、送风和其它设备给料的主要设备,适用于粉状物料和颗料状物料。为环保、冶金、化工、粮食、食品、电力等工业部门广泛应用。
目前,现有的卸灰阀的进料口和上阀体之间的密封性能较差,在将用过进料口放入到上阀体的内部的时候,物料会从上阀体和进料口的缝隙处漏出,导致卸灰的效率降低,因此需要对该卸灰阀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双层卸灰阀,具备提高进料口与上阀体之间的密封性能和便于阀板和上阀体之间的角度便于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卸灰阀的进料口和上阀体之间的密封性能较差,在将用过进料口放入到上阀体的内部的时候,物料会从上阀体和进料口的缝隙处漏出,导致卸灰的效率降低,因此需要对该卸灰阀进行改进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层卸灰阀,包括下阀体,所述下阀体上表面设置有上阀体,且所述上阀体与所述下阀体固定连接,所述上阀体顶端设置有进料口,且所述进料口与所述上阀体固定连接,所述上阀体内部顶端设置有阀盖,且所述阀盖与所述上阀体固定连接,所述阀盖上表面外侧设置有密封件,且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阀盖固定连接,所述阀盖底端中部设置有连接机构,且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阀盖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底端设置有阀板,且所述阀板与所述连接机构转动连接,所述上阀体前表面下方设置有减速机支撑板,且所述减速机支撑板与所述上阀体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减速机,且所述减速机与所述减速机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传动臂,且所述传动臂与所述减速机固定连接,所述上阀体内部顶端贯穿设置有阀轴,且所述阀轴与所述上阀体转动连接,所述阀轴右侧设置有连杆,且所述连杆与所述阀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底端设置有配重器,且所述配重器与所述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后表面上方设置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上阀体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内部设置有固定螺钉,且所述固定螺钉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重器设置有两个,所述下阀体和所述上阀体的右侧各设置一个所述配重器。
优选的,所述减速机与所述阀轴通过所述传动臂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阀盖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阀盖分别固定在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下阀体后表面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阀盖与所述阀板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阀体的内侧顶端与所述阀盖通过所述密封件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双层卸灰阀,通过设置密封件,密封件是使用燕尾槽密封,使得耐用不会掉落,且密封件在上面位置不易损坏,提高了机体的密封性能,使得进料口与阀盖之间的密封性能增加,避免进料口与阀盖之间出现缝隙,避免物料在进入到上阀体内部的时候物料从上阀体和进料口之间的缝隙漏出,提高了物料的进料率,因此增加了该卸灰阀的实用性。
2、该双层卸灰阀,通过设置连接机构,连接机构采用的是球型的连接物体,球型连接物体可以万向的自动调节,通过球型连接物体可以将阀盖与阀板之间的连接角度进行调节,给阀板和阀盖的角度调节带来便利,因此增加了该卸灰阀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昊科液压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昊科液压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19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