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1807.4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7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山;黄方平;尚会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浣星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 | 分类号: | A61K36/89;A61K33/20;A61P31/14;A61N1/44;A61N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401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预防 辅助 治疗 冠状 病毒感染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防疫领域。该制剂按照重量份数计,其组成包括二氧化氯粉末2‑5份,水蜈蚣粉末20‑30份,负离子添加剂2‑10份,深低频功能材料20‑30份,聚合物20‑30份,增塑剂5‑10份;二氧化氯、水蜈蚣的频率均在1.5‑12.9Hz之间,同时在与负离子添加剂和深低频功能材料充分混合并制成发出频率为1.5~12.9Hz的制剂情况下,又能够释放负离子,发射远红外线,加快新冠肺炎病人微循环流量和流速,使得身体所有细胞有充足的氧气,养分供应,毒素得以排除体外,辅助恢复人体的自我疗愈功能,达到了辅助治疗新冠肺炎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防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病毒细菌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就是空气中的媒介传播,物流是飞沫还是气溶胶一旦病毒进入体内,即可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老人、孩子和抵抗力较弱人群。
针对2020年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疫情,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为采用75%酒精消毒,消毒原理为:酒精分子有两个末端,一端是憎水的(一C2H5),可以破坏蛋白质内部憎水基团之间的吸引力;一端是亲水的(一OH),该端可使酒精分子与水很好地融合;同时,水分子可以松弛蛋白质亲水基团之间的吸引力,将蛋白质亲水基团打散,最终在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的共同作用下将病毒消灭。然而,75%的酒精燃点很低,在室内喷洒非常危险,给生活起居带来不便。
针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疫情,俄罗斯科学家通过频谱检测法已成功提取新型冠状病毒的频谱信息,具体为:1.6~3.9Hz和7.8~9.9Hz。
现代生物量子医学及中医临床诊疗研究表明,极高频率和低强度的生物量子共振疗法可用于治疗非特异性肺病,如慢性非阻塞性和阻塞性支气管炎,治疗原理为:(1)与新型冠状病毒的频谱相近的量子能量波与新型冠状病毒产生共振,激发病毒高频振动,同时利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剂进一步将病毒杀死,终止病毒的初级自由基;(2)低频量子能量波进入人体生物电场后,利用频率共振原理,与人体生物电发生和谐共振,协调人体内的电流平衡,产生高达每秒上亿次的高频震动波,该高频震动波人体无法感受到,但可以抖落剥离微循环内壁的脂质斑块、毒垢、血栓,迅速改善微循环(打通经络,通则不痛),达到加快微循环流量和流速,使得身体所有细胞有充足的氧气,养分供应,毒素得以排除体外,辅助恢复人体细胞的自我疗愈功能,恢复健康体质。
为此,我公司采用上述生物量子共振的原理进行了如下探索分析:
首先,经频谱检测法检测发现,频谱发生器发出1.5~3.9Hz和7.8~12.9Hz的低强频率时,可使附着于光滑玻璃棒上的新型冠状病毒产生高频震动;
第二步,经对各类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的中医药材及化学试剂进行频谱检测,发现如下:
1.二氧化氯的频率为1.6~12.9Hz,可缓解、阻挡、消除冠状病毒,并且低浓度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的快速杀菌剂,根据维基百科的介绍,ClO2和次氯酸钠“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类似,一种以氯为基础的强氧化剂,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失活,可用于漂白和水的消毒)。里面的粉末,可以和空气中的水结合产生二氧化氯(CCO2),而二氧化氯又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评定过,安全等级为A1级(被食用也很安全),在消毒技术中唯一获得此认证,国际上公认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因此可用于新型冠性病毒感染的预防和辅助治疗。
2.水蜈蚣(中药名,又名球子草、疟疾草、三荚草、金牛草等)的频率为1.5-12.9Hz,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之功效,可用于感冒发热头痛,急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疟疾等疾病,因此可用于新型冠性病毒感染的预防和辅助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浣星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浣星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18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