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滑坡深部位移监测的柔性管状测量装置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1760.1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3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蒲春林;朱希;李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30 | 分类号: | G01B5/30;G01B11/16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周廉凤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滑坡 部位 监测 柔性 管状 测量 装置 及其 实现 方法 | ||
1.用于滑坡深部位移监测的柔性管状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滑坡(8)上形成的竖直钻孔(5),所述钻孔(5)的底端延伸到滑坡(8)以下稳定岩土体(9)内,所述钻孔(5)内竖直设有可伸缩、弯曲和/扭曲变形的柔性测管(1),所述柔性测管(1)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刻度线(102),所述装置还包括可在柔性测管(1)内上下移动的影像采集仪(6),所述影像采集仪(6)与监测装置(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滑坡深部位移监测的柔性管状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测管(1)由若干环圈(101)在轴向上相扣接而成,所述刻度线(102)设置在每个所述环圈(101)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滑坡深部位移监测的柔性管状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测管(1)外套设有外包软管(2),所述外包软管(2)外套设有螺旋弹簧(3),所述螺旋弹簧(3)的内侧与外包软管(2)接触、外侧与钻孔(5)孔壁接触,所述外包软管(2)外侧与钻孔(5)孔壁间浇筑有水泥砂浆体(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滑坡深部位移监测的柔性管状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圈(101)包括大环、小环和变径环,所述大环、小环和变径环的两端开口均为倾斜状且其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均相等,所述变径环的尺寸小端与小环相连,所述变径环的尺寸大端与大环相连,所述大环自由端的开口周向向内卷曲形成大环环勾,所述小环自由端的开口周向向外卷曲形成小环环勾,相邻两环圈的小环自由端位于大环自由端内侧且小环环勾可与大环环勾相扣接,所述刻度线(102)设置在大环和小环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滑坡深部位移监测的柔性管状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圈(101)的小环外壁上临近小环环勾处设有限位凸起(104),所述环圈(101)的大环内壁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轴向凹槽(105),所述环圈的大环内壁中部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环向凹槽(104),所述环向凹槽(104)与轴向凹槽(105)相交叉,所述凸起(104)滑动置于环向凹槽(104)或轴向凹槽(105)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滑坡深部位移监测的柔性管状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圈(101)包括大套筒和小套筒,所述小套筒一端与大套筒一端相连,所述大套筒自由端中部开有供相邻小套筒穿过的孔,所述小套筒自由端周向向外延伸形成限位环,所述刻度线设置在小套筒和大套筒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滑坡深部位移监测的柔性管状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106)上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限位凸点,所述大套筒内壁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轴向凹槽,所述大套筒内壁中部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环向凹槽,所述环向凹槽与轴向凹槽相交叉,所述凸点滑动置于环向凹槽和轴向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用于滑坡深部位移监测的柔性管状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采集仪(6)包括相连接的摄像探头(601)和电缆线(602),所述摄像探头(601)位于柔性测管(1)内,所述钻孔(5)孔口处设有可供电缆线(602)缠绕的绕线架,所述监测装置(7)包括绕线架电机驱动机构、数据处理器和通讯网络,所述数据处理器分别与电缆线(602)和绕线架电机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绕线架电机驱动机构与绕线架电机相连,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通讯网络与监控终端相连,所述监测装置(7)设置在钻孔(5)孔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17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