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运营商的基于业务的同路由分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01499.5 | 申请日: | 2020-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6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张嵩;禹晴;石伟;石少勇;孙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市电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至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58 | 代理人: | 张平力 |
| 地址: | 11002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运营商 基于 业务 路由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运营商的基于业务的同路由分析方法,针对传输设备网管系统只具备逻辑拓扑组网展现的弊端,结合管线系统真实物理路由的情况,对业务开通配置时是否具有跨网络层级之间同路由情况的自动判断。可以实现对已开通的业务的光路配置进行全面筛查,判别系统中是否具有跨网络层级之间同路由情况,对存在跨网络层级之间同路由情况的进行整改,提升传输网络对业务承载的安全性。同时,规范新增设备组网,新业务开通配置。对新开通的业务进行是否具有跨网络层级之间同路由情况,如果存在则重新选择其他路由对业务进行配置。从而避免跨网络层级之间同路由情况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资源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运营商的基于业务的同路由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资源是三大通信运营商的基础网络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3G、4G、FTTH等技术的不断演进,三大运营商传送网承载的业务规模也在不断增大。为保障业务品质、提升用户业务感受,运营商传送网的安全性需要更严格的保证。
目前,国内运营商的传送承载网系统主要包括传统波分设备网络、OTN 设备网络、IPRAN设备网络、PTN设备网络、SDH设备网络以及用于传输设备组网的光缆网络。设备组网以环型组网为主,根据网络层级设备组网又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在每个层级组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采用同路由的光缆进行承载组网。但在传输设备网管系统中,对业务进行端到端的配置时,业务路径需要穿越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但在业务配置时,传输设备网管系统中并不清楚承载设备组网的光缆的物理路由,尽管在同一层级环路组网时已经避免了同路由的情况,但有可能存在不同层级之间的同路由的情况。例如:一条业务主用方向的汇聚层路由与备用方向的核心层路由构成同路由。这就构成了安全隐患。
现有的光纤资源管理系统本质上是一套基于表格的静态台账系统,资源数据来自人工录入,人工录入的依据是工程的竣工资料。工程现场的光纤资源标记为纸质标签,记录少量的信息。
现有技术中光纤资源管理系统的缺点:
在现有的管线系统平台内,可以对同一网络层级的设备组网同路由情况进行判断,但无法对不同网络层级间的同路由情况进行判断,因此实现不同网络层级之间同路由的自动判断,并指导传输设备网管系统中的业务配置,不能避免不同网络层级之间同路由情况的发生,网络的安全存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运营商的基于业务的同路由分析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信运营商的基于业务的同路由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针对每一条光路查询时,通过对全部承载物进行赋值,获取实时的主用故障标记值Z1,与备用故障标记值B1,将两者作差取绝对值比较f=|Z1- B1|,设定标准值f0,若ff0,则需要对主用光路Z以及备用光路B上的承载物位置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存在相同的井或相同的电杆;
若f大于等于f0,则无需对主用光路Z以及备用光路B进行判定,不存在故障点,通过比较主用光路和备用光路的承载物信息,若发现其中有ID相同的承载物,就说明主备光路存在同路由情况,以此判定存在故障。
进一步地,设定主用光路Z以及备用光路B,分别计算主用故障标记值Z1,备用故障标记值B1,对于特定的某个光路、某条光缆上的特定承载物设定特定赋值,在每一条光缆值上设定交接箱值,根据光传输顺序,起点交接箱设定值为1,第二个交接箱设定值为2,第N交接箱设定值为N,在上述设定过程中,包含所有的交接箱;
在每一条光缆上的管道设定管道值,其中,按照光传输顺序,设定第一井值为1,第二井值为2,第三井值为N,在设定时,包含所有的井;
在每一条光缆上设定杆路值,在每一光缆上,根据光传输顺序,第一电杆上设定值为1,第二电杆设定值为2,第N电杆设定值为N,在设定时包含所有的电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市电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市电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14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