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大型钢砼梁侧模加固方法和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1465.6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4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孙福海;龙海威;许敦悦;赵源智;王勇;余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 型钢 砼梁侧模 加固 方法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型钢砼梁侧模加固方法和结构,该方法包括大直径钢筋横杆与特制带钩螺杆形成的加固系统。大直径钢筋横杆焊接在型钢梁栓钉上,特制带钩螺杆一端勾住大直径钢筋横杆;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紧固于梁侧模主龙骨钢管外侧完成钢砼梁侧模加固。本发明解决了常规梁侧模加固方法无法满足超大钢砼梁加固要求的施工难题。消除了施工时的安全隐患,从根本上保证了超大型钢砼梁结构的施工安全、质量及工效。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安全便捷,省时省力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大型钢砼梁侧模加固方法和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我国建筑结构中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兼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其中型钢混凝土梁,是其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具有承载能力大、刚度大等优点,相对梁截面尺寸也偏大,施工荷载较大;然而在施工中缺少一个合适的梁侧模加固方法,常规的穿模对拉螺杆的加固方法无法适用于型钢混凝土梁(对拉螺杆无法穿过钢梁腹板,形成有效的拉接固定),梁侧模无法承受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大型钢砼梁侧模加固方法和结构,施工工艺简单、安全可靠、可以节省支模工序,缩短施工周期。同时节约大量人力及材料投入、加强了钢砼梁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有效的解决超大型钢砼梁侧模加固的施工难题,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大型钢砼梁侧模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现场工程施工图纸完成预制型钢梁的定位放置与安装,型钢梁栓钉根据施工图纸焊接于预制型钢梁上;
步骤二:制作与预制型钢梁跨度相同的大直径钢筋横杆,要求大直径钢筋横杆水平放置于单排型钢梁栓钉上,确保其放置平稳可靠;并与型钢梁栓钉焊接固定,要求焊缝饱满无夹渣;大直径钢筋横杆1间距布置根据型钢梁栓钉沿梁高度方向间距倍控制;大直径钢筋横杆的布置数量及横杆间距保证钢砼梁加固的要求;
步骤三:根据施工方案与规范要求搭设超大型钢砼梁侧模支撑体系,先铺设安装完成钢砼梁模板,然后根据常规梁侧模板施工工艺,按方案要求间距搭设次楞木枋,再沿梁跨方向架设主龙骨双钢管,初步完成钢砼梁侧模加固;
步骤四:准备特制带钩螺杆,特制带钩螺杆一端为特制弯钩;另一端为固定螺栓;
步骤五:使用特制带钩螺杆,弯钩方向勾住已焊接完成的大直径钢筋横杆,另一端头从梁单侧模板从次楞木枋与主龙骨钢管的间隙伸出;然后安装上固定螺栓,并调节扭紧固定螺栓紧固于主龙骨钢管外侧;特制带钩螺杆的数量根据梁高与梁的跨度确定,沿梁高度方向的间距与大直径钢筋横杆相同,沿梁跨度方向的间距与主龙骨钢管的间距相同,安装时保证每一个特制带钩螺杆与大直径钢筋横杆勾紧具有足够的加固拉力,固定螺栓与主龙骨钢管锁紧无间隙;特制带钩螺杆安装完成后,即完成单侧超大钢砼梁模侧模的加固;
步骤五:对另一侧钢砼梁侧模同样按照上述工艺施工,即完成整个超大型钢砼梁的侧模加固。
一种超大型钢砼梁侧模加固结构,包括型梁钢模板和位于梁钢模板内预制型钢梁,在在型梁钢模板背侧依次设置次楞木枋和主龙骨钢管,在预制型钢梁腹板两侧对称设置多排钢梁栓钉,在每排钢梁栓钉上固定设置大直径钢筋横杆,与大直径钢筋横杆同一水平面上的型梁钢模板上设置对拉孔,特制带钩螺杆穿过对拉孔后挂扣在对应的大直径钢筋横杆上并彼此固定,带钩螺杆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栓与型梁钢模板拉紧配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替代以往侧模加固的传统工艺,解决了穿模对拉螺杆无法穿过型钢梁进行加固的施工难题,解决了目前型钢混凝土梁侧模加固材料损耗巨大,人工成本高,加固失效涨模漏浆的弊病,消除了施工时的安全隐患,从根本上保证了超大型钢砼梁结构的施工安全、质量及工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14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