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基坑斜抛撑支护的装置及其施工工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0699.9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1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蔡烽;徐斌;裴伟伟;杨益洪;金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基坑 斜抛撑 支护 装置 及其 施工 | ||
一种应用于基坑斜抛撑支护的装置及其施工工法,所述装置包括基面钢板、支撑钢板及对铰边支撑臂,所述基面钢板包括与地下室底板中预埋钢板焊接固定的焊接面,所述支撑钢板包括与钢斜撑抵触的支撑面,所述基面钢板及支撑钢板均包括铰接端部及定型端部,该铰接端部设有铰链,所述基面钢板与支撑钢板相互之间做铰链连接,且相对铰接点翻转;所述对铰边支撑臂与基面钢板、支撑钢板的定型端部做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本装置实现基坑中快速安装、拆卸,与传统混凝土墩相比无需浇筑养护,施工速度快。待基坑工程施工完毕后,该装置拆卸方便可进行回收,同时可循环使用,绿色环保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基坑斜抛撑支护的装置及其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基坑支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斜抛撑支护作为常用的基坑支护方式之一,因其可解决地下室支护空间不足、深基坑大面积开挖控制变形等问题,且支护成本较低,受到广泛使用。
在传统的斜抛撑支护中,钢斜撑的施工速度相对混凝土快,并可回收重复利用,工程中相对应用较多。传统的钢斜撑连接节点,在地下室底板和竖向支护体部位均需专门浇筑一个斜面混凝土墩子,以配合钢斜撑的支撑角度使其受力均匀合理,但由于施工和设计原因,一个基坑工程中钢斜撑存在多个支撑角度,导致采用斜面混凝土墩子的连接节点无法使钢斜撑受力合理,尤其该种连接节点施工困难,混凝土墩需要二次浇注养护时间长,且地下室施工完毕后需要凿除,从而影响地下室施工速度。
如附图1所示,斜抛撑的水平角度对基坑变形有显著影响,随着角度的扩大,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坑外地表沉降都随之增大。因此对混凝土墩子的斜面精度极高,实际工况中,需要浇筑多个混凝土墩子,而一旦尺寸错误出现参差不齐(例如各个斜面角度有的偏大、有的偏小),混凝土墩子自身结构由于无法调整,会造成钢斜撑受力不统一的问题,造成支护结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根据现场工况需求,调整斜抛撑水平角度的斜抛撑支护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基坑斜抛撑支护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基面钢板、支撑钢板及对铰边支撑臂,所述基面钢板包括与地下室底板中预埋钢板焊接固定的焊接面,所述支撑钢板包括与钢斜撑抵触的支撑面,所述基面钢板及支撑钢板均包括铰接端部及定型端部,该铰接端部设有铰链,所述基面钢板与支撑钢板相互之间做铰链连接,且相对铰接点翻转;所述对铰边支撑臂与基面钢板、支撑钢板的定型端部做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基面钢板焊接面与地下室底板中的预埋钢板进行焊接,使得本装置实现基坑中快速安装、拆卸,与传统混凝土墩相比无需浇筑养护,施工速度快。待基坑工程施工完毕后,该装置拆卸方便可进行回收,同时可循环使用,绿色环保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斜抛撑抵抗竖向支护体向基坑内水平位移的作用力,通过本装置传递给地下室底板。
基面钢板、支撑钢板通过铰链连接,形成可以相对开合翻转的结构,施工人员便可以根据基坑现场工况需要,测量、调整支撑钢板支撑面相对竖向支护体的角度,即调整支撑面上钢斜撑的水平角度。确定支撑钢板角度后,在相对铰接点的定型端部固定设置可拆卸的对铰边支撑板,使得支撑钢板、基面钢板、对铰边支撑臂三者形成三角形稳固结构,整体性好。使钢斜撑受力角度更加合理的同时,提高连接节点的强度和整体性。
对铰边支撑板的可拆卸固定,可以采用螺栓体固定等方式。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对铰边支撑臂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及螺栓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支撑钢板定型端部固定连接并朝基面钢板一侧延伸,所述第二连接体与基面钢板定型端部固定连接并朝支撑钢板一侧延伸,所述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相互平行,且均设有若干个连接孔,所述螺栓体分别穿过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上的连接孔,使基面钢板与支撑钢板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06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