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目标寻优的水基推进系统最优效能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0586.9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2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尹文娟;林震;王猛杰;唐飞;宋涛;马云华;焦焱;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40 | 分类号: | B64G1/40;G06F30/20;G06F11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欢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目标 推进 系统 最优 效能 确定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目标寻优的水基推进系统最优效能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与水基推进系统规模相关的自变量参数:气瓶总体积Vg,电解池功率Ps,计算获得气瓶重量mwg,电解池重量ms;
(2)根据电解原理,分配水基推进系统的氢气瓶的体积为Vo,氧气瓶的体积为Vh,然后由氢气瓶和氧气瓶的工作压力、体积参数,计算出氢气的质量mh,氧气的质量mo;
(3)根据传统化学推进系统的卫星起飞重量mt0、推进剂装填量mt1和发动机比冲It,计算出传统化学推进系统可提供的最大速度增量dvt;
(4)基于水基推进系统的发动机比冲、电解池规模、气瓶参数,计算出与传统化学推进系统相同载荷重量及速度增量下的水基推进系统所需要携带的推进剂的质量mw1;
(5)根据水基推进系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电解池规模及电解速率,计算出机动间隔时间t;
(6)设置水基推进系统节省的系统重量y1=f(Vg,Ps),机动间隔时间y2=t=g(Vg,Ps)为目标,利用多目标寻优方法求解出水基推进系统的气瓶体积Vg和电解池功率Ps的最优解集;f()、g()均为与气瓶总体积Vg及电解池功率Ps相关的函数;
(7)按照气瓶体积Vg和电解池功率Ps的最优解集,选取最优的水基推进系统规模参数,计算出该规模下可提供的单次速度增量Δv。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目标寻优的水基推进系统最优效能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气瓶重量其中,Pg为气瓶的设计压力;电解池重量p为输入功率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目标寻优的水基推进系统最优效能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气瓶体积分配满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目标寻优的水基推进系统最优效能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氧气和氢气的重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P1为气瓶的最高工作压力,P2为气瓶的最低工作压力,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温度,Mo、Mh分别为氧气和氢气的平均摩尔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目标寻优的水基推进系统最优效能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传统化学推进系统速度增量dvt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t为传统化学推进系统发动机比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目标寻优的水基推进系统最优效能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水基推进系统所需要携带的推进剂的质量mw1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Iw为水基推进系统发动机比冲,mtg为传统化学推进系统的气瓶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目标寻优的水基推进系统最优效能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水基推进系统机动间隔时间t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Pw为供水压力,η为电解池的氢气产气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05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