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钓鱼用仿生饵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00496.X | 申请日: | 2020-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9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宗权 |
| 主分类号: | A01K85/14 | 分类号: | A01K8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钓鱼 仿生 机器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钓鱼用仿生饵机器人,其结构包括吊线、仿生鱼头、防水软套、低阻鱼尾、活压锁鱼装置、微型防水摄像头,吊线嵌入安装在仿生鱼头内部,仿生鱼头与活压锁鱼装置通过防水软套相连接,低阻鱼尾与防水软套固定连接,微型防水摄像头嵌入安装在仿生鱼头外表面,本发明能够通过装设于鱼身套内部的锁鱼机构,在鱼咬饵后,能够通过鱼逃跑与垂钓者拉动鱼竿所形成的反向作用力影响,进而令锁鱼机构完全展开,伸出的两个刃柄会径直的嵌入鱼的体内,降低鱼逃跑的可能性,且在将鱼拉起后,能够通过的对于鱼线的主动放松,进而令锁鱼机构恢复状态,且通过轻拉就能够将整体饵拉出,不会对鱼的内部产生二次伤害,能够确保鱼的存活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钓鱼用仿生饵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逐渐发达,越来越多的仿生科技应用于生活中,而钓鱼中使用的仿生鱼饵更是极大程度上方便了钓鱼爱好者们对于钓鱼饵料的替代,能够在以往的靠运气钓鱼的方式进步到根据鱼类的种类进行模拟活饵的选择,并且极易其饵料保存。
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钓鱼用仿生饵机器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比如:
由于仿真饵的体积较一般饵料的体积要略大,且在饵料上回嵌装多个饵勾,而饵勾在进入鱼嘴中后,会反向勾住鱼嘴进而防止鱼逃生,而在摘出的时候由于反向的饵勾直接插入鱼口腔内部,并且具有反勾,在拉扯的过程中,深入的饵勾很难取出,即使取出也会对鱼的口腔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吊起的鱼短时间内死亡率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钓鱼用仿生饵机器人,以解决现有由于仿真饵的体积较一般饵料的体积要略大,且在饵料上回嵌装多个饵勾,而饵勾在进入鱼嘴中后,会反向勾住鱼嘴进而防止鱼逃生,而在摘出的时候由于反向的饵勾直接插入鱼口腔内部,并且具有反勾,在拉扯的过程中,深入的饵勾很难取出,即使取出也会对鱼的口腔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吊起的鱼短时间内死亡率高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一种钓鱼用仿生饵机器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钓鱼用仿生饵机器人,其结构包括吊线、仿生鱼头、防水软套、低阻鱼尾、活压锁鱼装置、微型防水摄像头,所述吊线嵌入安装在仿生鱼头内部,所述仿生鱼头与活压锁鱼装置通过防水软套相连接,所述低阻鱼尾与防水软套固定连接,所述微型防水摄像头嵌入安装在仿生鱼头外表面。
所述活压锁鱼装置包括密封夹、镂孔、鱼身套、锁鱼机构,所述密封夹与鱼身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镂孔每组共设有两个且设于鱼身套前后侧面,所述锁鱼机构活动安装在鱼身套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锁鱼机构包括活压滑动机构、背引带、侧封条、刃柄,所述侧封条底部与背引带固定连接,所述侧封条与活压滑动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刃柄与活压滑动机构铰链连接,锁鱼机构共设有大小不同的三组,而内部组成构件一致,能够在鱼咬饵后与垂钓者形成反向作用拉力时触发,直接将咬饵的鱼从内部锁死。
作为优选,所述侧封条包括密封软片、中导柱、侧条、底盘,所述密封软片嵌套在侧条顶端,所述中导柱通过底盘与侧条固定连接,侧条设有两条,能够将中间的刃柄保护起来。
作为优选,所述活压滑动机构包括提拉平衡机构、活动环套、活接件、反向牵制带,所述提拉平衡机构嵌入安装在活动环套左侧内部,所述活接件共设有两个且与活动环套铰链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动环套内侧面设有两条反向牵制带,活接件与两个刃柄相连接,受到镂孔的约束,能够在伸出时,朝向外侧展开,而在收缩时,朝向内测收拢。
作为优选,所述提拉平衡机构包括提拉主带、侧锁块、附带,所述提拉主带与附带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侧锁块外侧面缠绕有附带,提拉主带单侧受力,能够通过附带令左右两侧的受力点达到平衡的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反向牵制带包括内分条、弹力带、褶皱条,所述内分条与褶皱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力带设于褶皱条内侧面,能够在收缩状态下,极大程度的压缩整体的厚度,且在伸开时,能够做较大程度的展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宗权,未经李宗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04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