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蓝牙通信的智能配电箱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0367.0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5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如刚;黄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井深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袁亚军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蓝牙 通信 智能 配电箱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通信的智能配电箱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设有蓝牙设备的移动终端部署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S2: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通过移动终端的蓝牙设备与配电箱边缘终端的蓝牙模块建立通讯连接;S3: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通过通讯连接从配电箱边缘终端获取配电箱的状态信息,并下达控制命令到配电箱边缘终端;S4:配电箱边缘终端执行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下达的控制命令,并反馈控制命令执行结果到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本发明通过移动终端的应用控制程序与配电箱边缘终端的实时蓝牙通讯,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到配电箱边缘终端,直接获取配电箱设备参数,并下达控制命令,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配电箱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蓝牙通信的智能配电箱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施工现场由于用电设备种类多、电容量大、工作环境不固定、露天作业、临时使用的特点,容易引发触电伤亡事故。同时施工工地的用电管理普遍比较混乱,配电箱的配置参数不达标、三级用电管理监管不到位、工地私拉乱接违规用电现象严重。针对这些现象,出现了智能配电箱,实现了智能开锁、远程开锁和远程断电,以及实时获取配电箱的供电状态和锁状态信息,对配电箱进行实时监管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有的智能配电箱通过后台监控系统进行控制及维护,而后台监控系统部署在PC机中,在需要对智能配电箱进行维护时,由专业人员携带部署了后台监控系统的PC机与智能配电箱的控制器进行有线连接。存在以下问题:1、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不能及时处理;2、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高;3、维护过程繁琐,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蓝牙通信的智能配电箱控制方法,通过移动终端与配电箱边缘终端的实时蓝牙通讯,及时获取配电箱的实时数据,当发现问题时,通过移动终端的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对配电箱边缘终端下发控制命令来解决问题,操作简单方便。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蓝牙通信的智能配电箱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设有蓝牙设备的移动终端部署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S2: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通过移动终端的蓝牙设备与配电箱边缘终端的蓝牙模块建立通讯连接;S3: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通过通讯连接从配电箱边缘终端获取配电箱的状态信息,并下达控制命令到配电箱边缘终端;S4:配电箱边缘终端执行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下达的控制命令,并反馈控制命令执行结果到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获取的配电箱的状态信息包括门锁状态、电源开关状态、漏电流数据、线缆温度数据和环境温度数据;下达的控制命令包括门锁开启命令、电源开关开启命令和电源开关关闭命令。
进一步地,在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中设定漏电流报警阈值、线缆温度报警阈值和环境温度报警阈值;当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获取的实时漏电流数据大于漏电流报警阈值时进行漏电流报警,当获取的实时线缆温度数据大于线缆温度报警阈值时进行线缆温度报警,当获取的实时环境温度数据大于环境温度报警阈值时进行环境温度报警。
进一步地,在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中设定漏电流切断阈值、线缆温度切断阈值和环境温度切断阈值;当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获取的实时漏电流数据大于漏电流切断阈值、实时线缆温度数据大于线缆温度切断阈值或者实时环境温度数据大于环境温度切断阈值时,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下达电源开关关闭命令,并进行紧急电源切断报警。
进一步地,所述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中设有远程开锁、远程断电和远程上电按键,按下远程开锁按键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下达门锁开启命令,按下远程断电按键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下达电源开关关闭命令,按下远程上电按键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下达电源开关开启命令。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还包括: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获取配电箱边缘终端的固件版本信息,若配电箱控制应用程序判断固件版不是最新版本,则下达固件升级命令对配电箱边缘终端进行固件升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井深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井深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0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