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监测连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8704.7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8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高阳;陈子轩;谷彩连;王黎明;许傲然;刘宝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382 | 分类号: | G01R31/382;G01R31/389;G01R31/364;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3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监测 连接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电池监测连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换装置、电机控制器、电机、监测设备和控制单元,可以对多个电池的电压、温度、电阻进行循环监测;
所述切换装置,一端连接电池和温度传感器;另一端连接监测设备,靠电机驱动实现切换;切换装置含有电池侧端子布置块2连接电池正负两极和温度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监测侧端子布置块4端连接监测设备的电压、电阻、温度监测接口;
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控制单元连接,接收控制单元的信号,包括监测停止、切换命令、电机转速、转动时间,开始控制电机转动,达到指定位置后停止转动,完成不同电池的电压、电阻、温度监测参数切换;
所述监测设备,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以监测电池的电压、电阻、温度参数,并发送给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接收监测设备发来的电压、电阻、温度信息,并进行处理,完成后发出监测停止、切换命令、电机转速、转动时间,下发控制信号给电机控制器,进行切换,对下一个电池的电压、电阻、温度进行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对多个电池的电压、温度、电阻进行循环监测,其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系统上电后,自动开始对当前电池的电压、电阻、温度进行监测,并把监测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
步骤S102:达到设定时间后,停止对当前电池的监测,控制单元下发监测停止、切换命令、电机转速、转动时间给电机控制器;
步骤S103:电机控制器接到监测停止、切换命令、电机转速、转动时间命令后,开始控制电机转动,完成切换装置对电压、电阻、温度监测的切换;
步骤S104:切换完成后,到S102,开始对下一个电池的电压、电阻、温度进行监测,并把监测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
依次循环,对所有电池进行监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侧接线盒1,电池侧端子布置块2,电机连接部件3,监测侧端子布置块4,防扭缆转接部件5,电池侧接线盒1固定在电池侧端子布置块2上,电池1、2、3、4的正极、负极和温度传感器分别接入转换装置的电池侧接线盒1,通过电池侧接线盒1最终与电池侧端子布置块2的第一电池端子块10、第二电池端子块11、第三电池端子块12、的电池正极6、电池负极7、电池温度1端子8、电池温度2端子9;电池侧端子布置块2与监测侧端子布置块4,同心,内径和外径也完全一样,两者可以相对转动,每次转动四个连接点,即转动到下一个电池,可以进行循环监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扭缆转接部件5,其特征在于,与监测侧端子布置块4同心,其外壳固定在监测侧端子布置块4上,内部电缆连接部分与监测侧端子布置块4同心可以相对转动,避免扭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侧端子布置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侧端子布置块2的第一电池端子块10、第二电池端子块11、第三电池端子块12的电池正极6、电池负极7、电池温度1端子8、电池温度2端子9通过电池侧接线盒1最终与电池1、2、3、4的正极、负极和温度传感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测侧端子布置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侧端子布置块4与电池侧端子布置块2同心,内径和外径也完全一样,两者可以相对转动,每次转动四个连接点,即转动到下一个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接收监测设备发送来的监测信号,并进行处理,完成后发出切换命令,下发控制信号给电机控制器,进行切换,对下一个电池的电压、电阻、温度进行监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接收控制单元的信号,包括监测停止、切换命令、电机转速、转动时间,开始控制电机转动,达到指定位置后停止转动,完成不同电池的电压、电阻、温度监测参数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程学院,未经沈阳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87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春兰CgWRKY3基因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窄带光内窥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