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筒状构造体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7636.2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9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史春丽;高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27/00 | 分类号: | A41D27/00;A41D13/06;A41D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造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筒状构造体及其用途。该构造体为连续状态,包括上部A、连接线(1)和下部B,且在筒状构造体上至少存在S和Z两个方向的扭曲。本发明的筒状构造体可以有效的对膝盖、肘关节等部位进行防护,实用性强,生产工艺简单,非常适合制成护膝、袖套等防护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筒状构造体,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的筒状构造体。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运动、健身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活动项目。通常在这些活动中,免不了会发生受伤的情况,而膝盖、手肘等部位的受伤又尤为常见。膝盖、手肘等部位是人体中非常重要但相对脆弱的关节。当人体在行走或运动时,如果膝盖、手肘等部位受到外力,关节就容易发生偏移,进而造成扭伤、脱臼甚至骨折的现象。为了保护膝盖、手肘等部位,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运动防护产品。
如专利文献CN206729254U中公开了一种高防护性能护膝,由松紧布料构成的上下固定结构,通过“U”型的针织结构B和细条纹型的针织结构A对膝盖进行防护。由于护膝本体的四层结构整体是通过缝合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的,面料不同所产生的压力就不同且不均匀(过大或过小),容易阻碍血液的流通,而且利用缝合的固定方式,在缝合处存在接缝,接缝处突出的缝边容易与皮肤产生摩擦,在长时间的行走或运动后,易造成皮肤的不适。另外,由于整体面料不是一体的,面料程度厚薄不一,厚的地方或紧的地方不易透气,容易造成长期使用者有闷热的不适感。
又如,专利文献CN205585361U中公开了一种运动护膝,其本体为弹性编织体,膝盖部分为镂空设置,镂空处拼接有弹性薄纱,弹性薄纱上设有若干弹性针织条,保护膝盖在运动中免受伤害,但是在膝盖部位使用薄纱面料,虽然解决了透气问题,但是减弱了对膝盖的防护作用。
再如,专利文献CN105996224B中公开了一种压力矫形器,其护膝部分和护腿部分均为三维立体针织织造,并存在周围施加支持力或压力的无缝连接的多个功能区块,用于预防和治疗下肢膝痛和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通过系统压力管理,缓解大腿肌肉的拉紧状态。其根据腿部肌肉的结构专门设计,能够很好地支撑腿部各肌肉群,但是该压力矫形器含有作为支撑结构的金属条,在穿着使用时,会给使用者带来活动不便或腿部不适等各种新的问题,不利于长时间穿着使用,而且其结构超级复杂,生产难度大,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防护效果,穿着使用时舒适不紧绷,透气性良好且可长时间穿着的连续筒状构造体及包含其制成的护膝、袖套或衣服。
本发明的筒状构造体,为连续状态,包括上部A、连接线(1)和下部B,且在筒状构造体上至少存在S和Z两个方向的扭曲。
本发明的筒状构造体,为连续状态,不会出现压力不匀和接缝处摩擦皮肤的现象,舒适性佳。而筒状构造体上至少存在S和Z两个方向的扭曲,使两者连接的部位产生一定的压力,可以有效的对膝盖、肘关节等部位进行防护,实用性强,生产工艺简单,非常适合制成护膝、袖套等防护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筒状构造体示意图,其中1为上部A、2为下部B、(1)为连接线、(2)为上部的线圈纵行、(3)为下部的线圈纵行、a为(2)和(3)的交点、(4)为连接线(1)的切线的垂直线、α为线圈纵行(2)与连接线(1)的夹角、β为线圈纵行(3)与连接线(1)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筒状构造体,为连续状态,包括上部A、连接线(1)和下部B,且在筒状构造体上至少存在S和Z两个方向的扭曲。这里的连续状态,是指筒状构造体一体编织而成。在S和Z向扭曲的连接线上的每一点上都存在一个反方向的合力,这是考虑到沿着每个方向的扭曲线上都存在一个相应的应力,两个相反的应力相交于同一个点,由于力的分解作用,在垂直连接线(1)上的分解力相互抵消,而沿连接线(1)上的分解力相互叠加,产生向内的合力,在穿着使用时,如果膝盖往外扭,该合力会产生一定的抵消作用,这个力对于扭伤时骨骼和肌肉的往外凸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可以起到防护或缓解的功能,达到缓解扭伤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76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