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装置及其棱镜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97240.8 | 申请日: | 2020-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4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刘华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5/04 | 分类号: | G02B5/04;G02B6/42;G02B13/00;G01S17/08 |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王小青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装置 及其 棱镜 模块 | ||
一种棱镜模块,包括第一棱镜、第二棱镜以及第三棱镜。该第一棱镜包括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以及第四面。该第二棱镜包括第五面、第六面以及第七面,其中,该第二棱镜的该第七面邻近于该第一棱镜的该第三面。该第三棱镜包括第八面、第九面以及第十面,其中,该第三棱镜的该第八面贴合于该第二棱镜的该第六面。其中,一物体所发出的第一光束通过该棱镜模块,且进入该棱镜模块前的该第一光束与离开该棱镜模块的该第一光束并非同轴。本发明更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其包括上述的棱镜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光学装置及其棱镜模块,特别是指一种雷射测距仪及其棱镜模块。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传统的测距仪10包括物镜组(未绘示)、棱镜模块11、有机发光二极管12、光发射器13、光接收器(未绘示)以及目镜组(未绘示)。棱镜模块11设置于该物镜组与该目镜组之间,并包括第一棱镜14、第二棱镜15以及第三棱镜16,其中,第一棱镜14贴合于第二棱镜15,而第三棱镜16邻近于第二棱镜15。有机发光二极管12与光发射器13则设置于靠近第一棱镜14的一侧。其中,第三棱镜16为屋脊棱镜,且第二棱镜15与第三棱镜16组成一别汉棱镜组。
操作时,物体(未绘示)所发出的第一光束A依序通过该物镜组、第二棱镜15、第三棱镜16与该目镜组,以供用户观看该物体的影像。有机发光二极管12所发出的第二光束B被反射镜17反射,并依序通过第一棱镜14、第二棱镜15、第三棱镜16与该目镜组,以供使用者观看有机发光二极管12所产生的影像信息以及十字标线等。光发射器13所发出的第三光束C藉由另一反射镜18、第一棱镜14、第二棱镜15与该物镜组到达该物体,并被该物体反射回该光接收器,以计算出该物体距离测距仪10的距离。
于上述结构中,棱镜模块11中的屋脊棱镜(即第三棱镜16)与别汉棱镜组(由第二棱镜15与第三棱镜16组成)一般常有漏光的问题,影响了搭载棱镜模块11的测距仪10的制造成本以及成像质量。若测距仪10中的该物镜组与该目镜组要采用非同轴的设计,棱镜模块11会具有较大的体积,导致搭载棱镜模块11的测距仪10的体积太大。第二光束B在通过棱镜模块11时被反射的次数较多,导致有机发光二极管12所产生的影像的亮度被降低。此外,光发射器13所发出的第三光束C的有效径与有机发光二极管12所发出的第二光束B的有效径相互干涉,导致光发射器13所发出的第三光束C的能量减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其藉由新颖结构的棱镜模块,来缩减体积与提高成像质量,同时保证显示单元所产生的影像的亮度与光发射器所发出的光束的能量是足够高的。
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的棱镜模块,包括第一棱镜、第二棱镜、第三棱镜以及第一膜。该第一棱镜包括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以及第四面,其中该第一面、第三面、第二面及第四面依序邻接,而令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相对,且第三面与第四面相对。该第二棱镜包括第五面、第六面以及第七面,其中该第五面分别与第六面及第七面邻接,其中,该第二棱镜的该第七面邻近于该第一棱镜的该第三面。该第三棱镜包括第八面、第九面以及第十面,其中该第八面分别与第九面及第十面邻接,其中,该第三棱镜的该第八面朝向于该第二棱镜的该第六面。其中,一物体所发出的第一光束从该第一面进入该第一棱镜,被该第四面反射,依序通过该第三面与该第七面进入该第二棱镜,被该第五面反射,从该第六面离开该第二棱镜,从该第八面进入该第三棱镜,依序被该第九面与该第十面反射,并通过该第八面以离开该第三棱镜,其中该第一光束通过该第一膜而朝向第七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棱镜为一菱形棱镜;其中该第一膜形成于该第一棱镜的该第三面。
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的光学装置包括物镜组、前述的棱镜模块以及目镜组。其中,该棱镜模块设置于该物镜组与该目镜组之间,该第一光束依序通过该物镜组、该棱镜模块与该目镜组,且该物镜组的中心轴与该目镜组的中心轴相互平行而不重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72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点胶机用点胶罐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