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离开关储能弹簧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95735.7 | 申请日: | 2020-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3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崇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必达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H01H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郑华丽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开关 弹簧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隔离开关构件领域,提供了一种隔离开关储能弹簧结构,该结构包括第一操作轴、第一弹簧驱动拐臂、第一拐臂限位销、弹簧导杆、上弹簧支撑座、内弹簧、内弹簧支撑盖、内弹簧限位销、外弹簧、下弹簧支撑座、第二弹簧驱动拐臂、第二拐臂限位销、第二操作轴,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本发明利用弹簧导杆内的长腰孔对内弹簧进行行程限位,控制内弹簧释放力值,从而有效限制三工位开关机构轴运动角度,使三工位开关机构输出的力在隔离开关隔离刀片离开触座时提供足够大的力值,当隔离刀片空载运行时仅该外弹簧作用,极大的减小了隔离刀片的角速度,解决了快速动作隔离开关一直存在的隔离刀片快速移动至合闸位置而产生较大冲击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离开关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开关储能弹簧结构。
背景技术
隔离开关作为高压进线母线接通、隔离,及馈电装置接地之用,需要具有如下三个功能位置:隔离开关接通,即合闸:使馈电装置与母线连接受电;隔离开关隔离,即分闸:使馈电装置与母线断开分离;隔离开关接地,即接地端合闸,使馈电装置在没有负载的情况下,接地端合闸而可靠接地,保证馈电装负荷侧安全和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了实现隔离开关的合闸、分闸及接地,需要配置三工位开关机构。
现有技术中,在通过三工位开关机构进行合闸操作时,容易因为操作速度过快导致三工位开关机构的隔离刀片快速移动至合闸位置,从而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久而久之将极大地影响三工位开关机构的可靠性和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离开关储能弹簧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隔离开关储能弹簧结构,该结构包括第一操作轴、第一弹簧驱动拐臂、第一拐臂限位销、弹簧导杆、上弹簧支撑座、内弹簧、内弹簧支撑盖、内弹簧限位销、外弹簧、下弹簧支撑座、第二弹簧驱动拐臂、第二拐臂限位销、第二操作轴,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
所述第一操作轴与所述第一弹簧驱动拐臂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弹簧驱动拐臂旋转,所述第二操作轴与所述第二弹簧驱动拐臂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弹簧驱动拐臂旋转,所述第一弹簧驱动拐臂左侧设置用于限制其转动角度的所述第一拐臂限位销,所述第二弹簧驱动拐臂左侧设置用于限制其转动角度的所述第二拐臂限位销,
所述第一弹簧驱动拐臂下部设置所述上弹簧支撑座,所述第二弹簧驱动拐臂下部设置所述下弹簧支撑座,所述上弹簧支撑座滑动套接所述弹簧导杆的一端,所述下弹簧支撑座滑动套接所述弹簧导杆的另一端,且所述弹簧导杆的一端端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弹簧导杆的另一端端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
所述外弹簧及所述内弹簧皆套在所述弹簧导杆的外表面,且所述内弹簧位于所述外弹簧内侧,所述外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上弹簧支撑座,所述外弹簧的另一端抵接所述下弹簧支撑座,
所述内弹簧支撑盖套接于所述弹簧导杆的中部且所述内弹簧支撑盖上设置所述内弹簧限位销,所述弹簧导杆上设有长腰孔,所述内弹簧限位销贯穿所述长腰孔且初始状态时与所述长腰孔右侧内表面接触,所述内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上弹簧支撑座,所述内弹簧的另一端抵接所述内弹簧支撑盖。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长腰孔位于所述弹簧导杆的中部位置。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弹簧导杆的一端端部设有用于抵接所述上弹簧支撑座左侧的凸缘。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所述内弹簧支撑盖套接于所述弹簧导杆的中部。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三工位开关机构,该三工位开关机构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隔离开关储能弹簧结构。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隔离开关,该隔离开关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三工位开关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必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必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5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浮力控制的漂浮式太阳能电板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岩芯驱替模拟实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