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铅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分离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94252.5 | 申请日: | 2020-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4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大伟;高玉时;蒲俊华;刘茵茵;马丽娜;陆俊贤;唐修君;葛庆联;贾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02;A23K10/18;A23L5/20;A61K35/742;A61P31/04;C12R1/07 |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谢东 |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铅贝莱斯 芽孢 杆菌 及其 分离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微生物分离方法领域的一种耐铅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分离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耐铅贝莱斯芽孢杆菌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9020,该耐铅贝莱斯芽孢杆菌来源于鸡盲肠内容物,通过含铅的LB固体培养基培养筛选得到,该贝莱斯芽孢杆菌可以在高浓度的铅环境生存,并对铅具有较强的吸附效果,可用于去除动物饲料中的铅元素,使动物能够健康成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分离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铅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芽孢杆菌,细菌的一科,能形成芽孢(内生孢子)的杆菌或球菌。包括芽孢杆菌属,芽孢乳杆菌属,梭菌属、脱硫肠杆菌属,和芽孢八叠球菌数等。它们对外界有害因子抵抗力强,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空气以及动物肠道等处。贝莱斯芽孢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具有快速生长和稳定的良好特性,易于分离和培养,对人类和动物无害,不污染环境。其代谢产物丰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较强的抗应激能力,因此该细菌在农业、环境和发酵工业等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铅在动物饲料中是一种有毒有害的成分,如果动物摄入铅含量超标,铅会在体内积蓄,损害畜禽的健康,然后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的健康。铅含量超标带来的危害的具体表现有:对神经系统起作用,出现神经衰弱和中毒性多发神经炎;引起贫血,并影响凝血过程;损害肾脏,而且也会损害免疫系统等。
饲料中的铅主要有如下途径形成,第一,饲料中本身具有一定的本底铅含量,环境污染是饲料铅污染的重要来源,如铅蓄电池乱扔造成土壤中铅污染,汽车尾气造成大气中铅污染,有色金属的冶炼过程中造成铅对环境的污染;第二,饲料加工过程中人为引入,如添加微量元素锌时可能带来铅污染,因为在自然界中,锌、铅、镉是共生矿,锌源中常伴有铅污染,铅属于有毒有害微量元素,在饲料中的含量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否则会对动物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为防范和降低铅对动物和人的危害和风险,有必要寻找到降低饲料铅对动物的危害方法。目前采用的方法如下:1、利用一些螯合剂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与铅螯合后排铅;2、补充维生素如vC、vE,降低铅对机体细胞的氧化损伤。
但是,上述方法依旧产生如下弊端,大剂量使用螯合剂对机体有副作用,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高剂量的铅有缓解作用,而饲料中的铅在一般情况下难以达到极高的中毒量,其经济性和适用性有待商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铅贝莱斯芽孢杆菌,耐铅贝莱斯芽孢杆菌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9020,该贝莱斯芽孢杆菌可以在高浓度的铅环境生存,并对铅具有较强的吸附效果,可用于去除动物饲料中的铅元素。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的耐铅贝莱斯芽孢杆菌在吸附铅污染基质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的耐铅贝莱斯芽孢杆菌在制备铅吸附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铅吸附剂,包括上述的耐铅贝莱斯芽孢杆菌。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耐铅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应用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铅贝莱斯芽孢杆菌,分类命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2019年11月27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9020。
优选的,耐铅贝莱斯芽孢杆菌的耐受胆盐浓度为0.8%。
上述的耐铅贝莱斯芽孢杆菌在吸附铅污染基质中的应用。
优选的,在铅污染基质中加入耐铅贝莱斯芽孢杆菌,控制所述基质的pH为6-7。
上述的耐铅贝莱斯芽孢杆菌在制备铅吸附剂中的应用。
一种铅吸附剂,包括耐铅贝莱斯芽孢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42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磁控管绝缘陶瓷环
 - 下一篇:基于三菱PLC的QCW激光器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