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混凝土结构植筋的操作装置及植筋钻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1788.1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9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伏兵;王宝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00 | 分类号: | B25H1/00;B23B4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8 | 代理人: | 刘艳芝 |
地址: | 61006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混凝土结构 操作 装置 钻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植筋的操作装置及植筋钻孔方法,操作装置包括支撑部件、调节部件、控制部件,其中,支撑部件固定在平面上;调解部件的一端与支撑部件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植筋冲击钻;控制部件与调节部件连接,并控制调节部件相对支撑部件沿植筋方向运动。本发明的混凝土结构植筋的辅助式操作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作方便,操作便利、安全可靠,避免了操作人员高度不够而造成的植筋孔深度不符合要求,以及登高作业的安全隐患,同时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采用该装置进行植筋操作,有效提高了植筋钻孔的施工质量,提高了至今钻孔的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植筋的操作装置及植筋钻孔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构造柱的浇筑中,构造柱上部钢筋以及填充墙拉结筋普遍采用植筋技术,但传统植筋钻孔方式是人站在人字梯或马凳上拿冲击钻直接钻孔,这样不仅移动困难、功效低,钻孔深度难以保证,且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外墙或临边植筋时更加危险。影响植筋的施工质量以及后续工序的施工及验收。
申请号为201820283046.2,申请日为2018年2月28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植筋孔构造装置”,该专利从动伞齿轮上开设有与丝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支撑台上还设有用于驱动从动伞齿轮转动的动力机构。该专利结构及操作复杂,在植筋现场环境下,这种装置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不便利性,很难实现其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植筋的操作装置及植筋钻孔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些植筋位置采用人工钻孔危险系数高、质量难保证且现有的工具缺少实用性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用于混凝土结构植筋的操作装置,包括支撑部件、调节部件、控制部件,其中,支撑部件固定在平面上;调解部件的一端与支撑部件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植筋冲击钻;控制部件与调节部件连接,并控制调节部件相对支撑部件沿植筋方向运动。
所述支撑部件为主立杆,调节部件为可调节立杆,主立杆和可调节立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控制部件为控制杆,控制杆的一端与可调节立杆活动连接,中间与主立杆活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活动端;控制杆与主立杆的连接点作为支点,通过操作控制杆的自由端上下运动带动可调节立杆上下运动。
控制杆位于连接杆的上方,主立杆、可调节立杆、控制杆、连接杆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接点均为活动连接。
所述连接点均通过插销连接。
支撑部件的下端设置能够收起打开的三脚架装置。
混凝土结构的植筋钻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定位放线,根据图纸要求,在待植筋的混凝土结构上进行定位;
步骤2、准备混凝土结构植筋的操作装置,在调节部件的上端安装好冲击钻;
步骤3、将支撑部件固定在地面或平台上,冲击钻的钻头对准定好的钻孔位置;
步骤4、操作控制部件,控制调节部件运动带动冲击钻进行钻孔。
所述步骤2中的操作装置为由若干杆件组成的操作装置,所述杆件包括主立杆、可调节立杆、连接杆、控制杆,具体的应用方法如下:
步骤a、将冲击钻固定在可调节立杆的上端,主立杆的下端放置在地面或平台上;
步骤b、操作人员向下拉动控制杆的自由端,使得冲击钻跟随可调节立杆向上移动至混凝土结构钻孔位置;
步骤c、对准钻孔位置后,启动冲击钻进行钻孔;
步骤d、钻好孔后,操作员向上抬起控制杆的自由端,放下可调节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17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