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系统的冷冻机油循环量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90870.2 | 申请日: | 2020-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7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崔俊;徐佳佳;罗荣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41/31 | 分类号: | F25B41/31;F25B31/00;F25B49/02;F24F11/64;F24F11/61;F24F11/86;F24F11/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王天骐;宋宝库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系统 冷冻 机油 循环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冷冻机油循环量控制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转子式压缩机在启动时容易出现串气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冷却机油循环量控制方法包括:在转子式压缩机启动后,检测转子式压缩机的实际排气温度;比较实际排气温度与转子式压缩机的目标排气温度的大小;在实际排气温度小于目标排气温度时,控制第二节流元件由初始开度增大至目标开度。本申请的控制方法能够通过在转子式压缩机启动时增大回油量的方式提高压缩机中的油膜厚度,保证压缩机启动过程中高压区与低压区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压缩机串气情况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冷冻机油循环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中,压缩机是空调系统的心脏,是空调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压缩机一旦出现问题,轻则影响空调的正常运行,重则损坏空调,“串气”就是压缩机经常出现的故障之一。
以转子式压缩机为例,该压缩机包括驱动电机、缸体和设置在缸体内的滑片和偏心转子,滑片靠弹簧压紧在偏心转子的外表面上,将缸体内的空间分隔为高压区和低压区(或称压缩区和吸气区)。缸体内还填充有冷冻机油,冷冻机油在滑片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形成厚度为几微米的油膜,以辅助密封。工作时,偏心转子在电机的带动下沿缸体内壁滚动,滚动过程中,高压区与低压区的容积变化,从而实现对冷媒的吸入和排出。当转子式压缩机出现“串气”现象时,部分高压区的气体串回了低压区,导致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上不去,吸气压力下不来,严重影响压缩机的输出能力。现有技术认为,“串气”现象大部分由于滑片与转子之间出现间隙造成,出现间隙的原因多与滑片发生物理形变有关。
但是,经发明人反复试验、观测、分析和比较发现,压缩机出现“串气”现象除了与滑片发生物理形变有关之外,还与压缩机中滑片的下压力有很大的关系。滑片的下压力与弹簧力和高压区的压力成正比关系,在弹簧力一定的情况下,当高压区的压力足够时,高低压区之间的密封效果好,压缩机运行效果稳定;但是当高压区压力不足时,高低压区之间密封效果变差,高低压区之间容易出现“串气”现象,造成压缩机的实际输出能力大幅下降,严重影响空调的运行效果。例如,在压缩机刚启动时,排气温度较低,空调系统的高低压差没有完全建立,此时滑片的推力主要依靠弹簧力,该弹簧力较小导致高压区与低压区之间的密封力度不够,此时滑片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大于油膜的厚度,导致高低压区之间的气体泄漏量较大,出现“串气”现象,影响压缩机的输出能力和空调的运行效果。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系统的冷冻机油循环量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转子式压缩机在启动时容易出现串气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冷冻机油循环量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包括转子式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室内换热器和控油器,所述控油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进口管、出口管和回油管,所述回油管与所述转子式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所述回油管与所述吸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节流元件,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转子式压缩机启动后,检测所述转子式压缩机的实际排气温度;
比较所述实际排气温度与所述转子式压缩机的目标排气温度的大小;
在所述实际排气温度小于所述目标排气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由初始开度增大至目标开度;
其中,所述目标开度基于所述初始开度、所述实际排气温度和所述目标排气温度确定。
在上述空调系统的冷冻机油循环量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采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所述第二节流元件的目标开度:
B=B0×[1+(Pm-Ps)/P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08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