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抗病毒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290575.7 申请日: 2020-04-14
公开(公告)号: CN111501368A 公开(公告)日: 2020-08-07
发明(设计)人: 赵建明;陆勤中;成峰;徐青;高卫忠;丁菊芳 申请(专利权)人: 昆山阿基里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6N3/06 分类号: D06N3/06;D06N3/04;D06N3/00
代理公司: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代理人: 李小叶
地址: 2153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抗菌 抗病毒 聚氯乙烯 人造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抗病毒聚氯乙烯人造革,包括基布层、抗菌PVC层和抗病毒涂饰层;所述抗菌PVC层的制备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PVC树脂30~70份、增塑剂20~50份、稳定剂1~5份、改性剂1~5份、抗菌防霉剂0.5~10份、发泡剂0~2份;所述抗菌防霉剂为核壳结构的二氧化硅包覆银纳米颗粒与羧甲基壳聚糖复合而成的复合抗菌防霉剂;所述抗病毒涂饰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丙烯酸酯乳液100份、中空氧化锌0.1~5份、氧化石墨烯0.1~5份、消泡剂0.1~1份、流平剂0.1~2份和去离子水20~30份。本发明制备的人造革透气性好,具有较优异的力学性能,产品档次高,且具有较持久和较优异的抗菌防霉效果以及抗病毒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造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抗病毒聚氯乙烯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作为第一代人造革的聚氯乙烯(PVC)人造革产品由于其透气、吸湿性差以及无法回收、达不到环保要求等缺点,逐渐被聚氨酯(PU)人造革所替代,PVC人造革由最初几乎100%的市场份额下降到不足40%。但近年来,由于PU人造革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部分性能如耐水解、耐候性较差等问题,PVC人造革的耐水解、耐磨、耐刮、耐酸碱、阻燃等优势得以发挥,加上环保型增塑剂和各种加工助剂的使用、PVC树脂回收再利用技术的提高以及废气回收效率提高等,基本解决了主要的环保问题。最为关键的是,PVC人造革相对低廉的价格优势,使得近年来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出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SARS病毒、H7N9病毒以及最近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等,都曾引起社会恐慌,并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避免接触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由于微生物具有快速的繁殖能力和多样性的传播疾病途径,因此能够有效抵御致病微生物和病毒侵扰的抗菌、抗病毒材料受到日益的重视。

生产PVC人造革需在PVC糊树脂中加入稳定剂、增塑剂等多种助剂,这些助剂可成为细菌和霉菌的营养源,尤其是增塑剂更容易成为微生物的食源,于适宜的条件下造成微生物繁殖和侵蚀。细菌病毒微生物的繁殖和侵蚀不仅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而且也会导致人造革材料长霉、变色、龟裂、强度变差,直至丧失使用价值;因此,在PVC人造革生产过程中加入抗菌剂和抗病毒物质,可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人造革的使用价值以及保证使用者的健康安全。

抗菌剂主要有无机抗菌剂、合成类有机抗菌剂、天然有机抗菌剂。无机抗菌剂种类很多,应用较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是银、铜、锌等金属或金属离子抗菌剂和金属氧化物(如TiO2、ZnO等)无机纳米抗菌剂。无机抗菌剂具有使用安全、耐热、持续性好、抗菌谱广等诸多优点,因此已经成为抗菌剂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银系抗菌剂是抗菌效率最高的无机抗菌剂。但是银系抗菌剂易变色,制造困难,在材料中使用工艺复杂。一般,银系抗菌剂的银离子需要负载在无机载体上,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导致银离子在光照下发生变色现象以及银离子释放过快而较难实现抗菌持久的问题。用于人造革的合成类有机抗菌剂主要是季铵盐类、双胍类、醇类、酚类、醛类、有机酸类、过氧化物、卤素类、咪唑类、噻吩类、吡啶类等化合物。有机抗菌剂杀菌速度快,杀菌能力强,部分抗菌剂无毒,加工方便,颜色稳定好,缺点是耐热性差。天然有机抗菌剂主要有壳聚糖、血清蛋白、桂皮油、罗汉柏油、大蒜素和天然酚类等,这类抗菌剂大多数是从动植物中提炼精制而成;天然抗菌剂不同于其他抗菌剂的优点是环境友好性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缺点是稳定性、耐热性差。

目前,抗菌剂在PVC人造革中多为单独使用,抗菌作用有一定局限性,如单一组分杀菌谱较窄、用量较大、时效短、成本较高,有些抗菌剂生物降解性较差,使用安全性差,对环境影响也较大。如果根据不同抗菌剂的抗菌特点,将不同的抗菌剂进行复配,则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也节约了开发新品抗菌剂的成本。

此外,现有技术中,对人造革的抗病毒研究较少,而面对目前出现的各种病毒性问题,急需开发出一种兼具较好的抗菌性和抗病毒性的人造革产品。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阿基里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阿基里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0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