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H和氧化还原双响应载药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90464.6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0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天雨;肖惠宁;金永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3/075 | 分类号: | C08J3/075;C08L1/08;C08B15/06;A01N25/10;A01N43/9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徐芝强;胡建华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h 氧化 还原 双响 药水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pH和氧化还原双响应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羧甲基纤维素溶液;
(2)将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多巴胺盐酸盐依次加入到步骤(1)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中反应,反应后透析、洗涤、浓缩,得到pH响应的亲水性线性大分子DACMC溶液;
(3)取步骤(2)得到的DACMC溶液与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混合,将溶解于PBS缓冲溶液中的胱胺二盐酸盐逐滴加入,反应,反应后透析、洗涤、干燥,得到氧化还原响应的亲水性线性大分子DACMC-CYS;
(4)将三氯化铁水溶液逐滴加入步骤(3)DACMC-CYS的水溶液中,反应后静止一段时间,得到具备pH和氧化还原双响应的水凝胶DACMC-CYS-F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H和氧化还原双响应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羧甲基纤维素溶液采用羧甲基纤维素盐配制,质量浓度为0.5~3%;羧甲基纤维素盐的分子量范围是9000kDa~1000000kDa,粘度50~5000mPa.s;溶剂为水、酒精或PBS缓冲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H和氧化还原双响应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多巴胺盐酸盐,与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中羧甲基纤维素盐的反应质量比为(0.96~2.88):(0.58~1.74):(0.95~1.9):(100~1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H和氧化还原双响应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先将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加入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中搅拌,再依次加入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多巴胺盐酸盐,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搅拌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H和氧化还原双响应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DACMC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3wt%;DACMC溶液与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胱胺二盐酸盐的反应质量比为(100~150):(0.19~0.57):(0.116~0.232):(0.113~0.2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H和氧化还原双响应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DACMC-CYS的水溶液中,亲水性线性大分子DACMC-CYS的质量浓度为1~2%;三氯化铁水溶液浓度为0.015~0.03mM;亲水性线性大分子DACMC-CYS与三氯化铁的反应质量比为(1~2):(0.04~0.0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H和氧化还原双响应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步骤(3)和步骤(4)反应温度均为室温;步骤(2)和步骤(3)反应控制pH值4.5~7之间,步骤(4)反应在避光下进行;步骤(2)反应时间控制为6~24h,步骤(3)反应时间控制为1~12h;步骤(4)反应时间为12~36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H和氧化还原双响应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透析采用超滤膜截取,用去离子水进行,超滤膜的截取分子量范围是1500Da~10000Da,透析时间为12h以上。
9.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种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pH和氧化还原双响应水凝胶,其特征在于,它的氧化还原响应范围为-150~400mV,pH响应范围为1.5~7.4。
10.权利要求9所述pH和氧化还原双响应水凝胶作为药物载体在制备缓释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04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