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脱水的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9614.1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2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作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森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C02F11/127;C02F11/143;C02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脱水 预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污泥过滤:将污泥直接排放到过滤网框上静态放置30min,将残留的流动水沥出;B)离心处理:过滤后的污泥导入离心机内,进行离心处理离心的时间为10min,将部分污泥本身吸附的水进行甩出。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可对污泥中含有的各类型水进行处理排出,这样处理后的污泥含水量较低,解决了现有的污泥预处理方法在处理污泥时,因不能对污泥中含有的多种类型水进行去除,使得该方法只能对污泥中特定类型的水进行处理排出,其它类型的水得不到处理,使得污泥在处理后仍然含有大量的水分,从而导致污泥预处理方法出现处理污泥效果较差的问题,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脱水的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污泥处理就是对污泌泥进行浓缩、调治、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的加工过程,有很多种方法可以用来处理含油污泥,化学和物理的方法例如:焚烧、氯氧化、臭氧氧化和燃烧,生物的处理方法例如:生物修复、传统堆肥法等等,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含油污泥的低温冷处理和生物修复成为了两条有效的处理途径。
现代工业生产和污水治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这样污泥在处理之前首先需对污泥进行预处理,以此来消除其中的大量水分,从而方便后续的继续处理,现有的污泥预处理方法在使用时,因不能对污泥中含有的多种类型水进行去除,使得该方法只能对污泥中特定类型的水进行处理排出,其它类型的水得不到处理,使得污泥在处理后仍然含有大量的水分,从而导致污泥预处理方法出现处理污泥效果较差的问题,不利于污泥的治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脱水的预处理方法,具备对污泥中含有的各类型水进行处理排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污泥预处理方法在处理污泥时,因不能对污泥中含有的多种类型水进行去除,使得该方法只能对污泥中特定类型的水进行处理排出,其它类型的水得不到处理,使得污泥在处理后仍然含有大量的水分,从而导致污泥预处理方法出现处理污泥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脱水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污泥过滤:将污泥直接排放到过滤网框上静态放置30min,将残留的流动水沥出;
B)离心处理:过滤后的污泥导入离心机内,进行离心处理离心的时间为10min,将部分污泥本身吸附的水进行甩出;
C)微生物分解:离心处理后的污泥导入搅拌池内,向污泥中添加活性污泥微生物,加入过程中进行搅拌处理,添加结束后持续搅拌5min,静态放置4小时,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加入量为500-1000g/m3;
D)结构破坏:活性污泥微生物分解污泥中团装和胶装物结束后,向搅拌池内添加无机盐,添加无机盐过程中持续搅拌处理,添加结束后继续搅拌30min,使得无机盐与污泥和活性污泥微生物充分混合,无机盐的添加量为污泥总量的1.2-1.5%;
E)混凝沉淀:污泥和活性污泥微生物结构被无机盐破坏后,向搅拌池内加入无机混凝剂,加入过程中进行搅拌处理,添加结束后继续搅拌15min,静态放置30min,最后排出污泥,在此过程中污泥顶部析出的水被不间断排出,无机混凝剂加入量为污泥总量的0.5-1.0%。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过滤网框的过滤精度为500目,所述过滤网框为金属铁质材料,其表面已做抗氧和防锈化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离心机的转速为3000r/min±50,离心机分为内筒和外筒,内筒的转速为3000r/min±50,外筒的转速为2800r/min±50,离心机的形状为圆锥形,其中锥体部分在离心机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步骤C)和步骤D)中搅拌的速率为10r/min,同时每隔2min进行一次正反转交替转换,所述步骤C)中无机盐为工业盐等,具体用料看污泥的种类和所添加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种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森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北森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9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