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件测试缺陷的管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89502.6 | 申请日: | 2020-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7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熊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濮云杉 |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软件 测试 缺陷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软件测试缺陷的管理方法,包括:A.对历史已有的文本记录的软件缺陷中包含的所有缺陷类别进行提取,形成公共缺陷类别集和特有缺陷类别集;B.对公共缺陷类别集中的所有公共缺陷类别,根据语义确定父子关系,建立公共缺陷类别层级树;对特有缺陷类别集中的各特有缺陷类别,根据从属关系归到公共缺陷类别层级树中成为叶节点或作为根节点新建特有缺陷类别层级树;C.选择测试用例中的某一个步骤的某一个实体元素来创建缺陷,在缺陷类别层级树中选择一个缺陷类别创建一条缺陷数据;D.将缺陷数据进行文字化转换。本发明能够解决在目前软件缺陷的描述中语义二义性问题,使对缺陷的文字描述统一、准确,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软件测试数据的管理方法,具体讲是软件测试缺陷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和测试时,测试人员通常是使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软件缺陷,然后提交给开发工程师来定位和修复缺陷。这样的做法有几个劣势:(1)某些代码模块甚至代码行上的缺陷,难以用简单的自然语言描述清楚,需要编写大段的文字来描述缺陷,导致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不高。(2)由于自然语言通常具有二义性(歧义性),因此软件缺陷的可读性、准确性往往受作者的语言水平所影响和决定,导致软件缺陷的有效性难以衡量,不利于对测试人员的产出质量进行良好的度量。(3)自然语言化后的软件缺陷,比较难以和软件模块、代码进行精确关联,并且不能做到用程序来处理和分析这种关联关系,不利于软件缺陷的快速定位和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件测试缺陷的管理方法,以解决在目前软件缺陷的描述中语义二义性问题,并且对软件缺陷的描述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本发明软件测试缺陷的管理方法,包括:
A.缺陷类别提取:对历史测试用例中已有的文本记录的软件缺陷中包含的所有缺陷类别进行提取,形成公共缺陷类别集和特有缺陷类别集,并将所述的公共缺陷类别集和特有缺陷类别集一起存放在数据库的缺陷类别表的存储结构中,其中公共缺陷类别集中包含的公共缺陷类别指的是所有缺陷都具有的类别,特有缺陷类别集中包含的特有缺陷类别指的是某些缺陷特有的类别;
B.建立缺陷类别层级树:对公共缺陷类别集中的所有公共缺陷类别,根据语义上各公共缺陷类别之间的从属关系,确定不同公共缺陷类别的父/子关系,在存储结构中建立公共缺陷类别层级树;
对特有缺陷类别集中的各特有缺陷类别,如果可以归到已有的特有缺陷类别层级树中成为叶节点的,则找到其所属的父节点后归入,否则将其单独作为根节点,建立新的特有缺陷类别层级树;
在数据库中建立缺陷类别层级树表,将所述的公共缺陷类别层级树和特有缺陷类别层级树一起存放在缺陷类别层级树表中;
C.创建缺陷:在缺陷创建页面中,测试人员选择测试用例中的某一个步骤的某一个实体元素来创建缺陷,选择后系统调用公共缺陷类别层级树和特有缺陷类别层级树,测试人员根据缺陷情况,在公共缺陷类别层级树或特有缺陷类别层级树中选择一个缺陷类别来创建一条缺陷数据,并将缺陷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的缺陷表中;
D.缺陷文字化:在缺陷管理页面中,将数据库中的缺陷表中的缺陷数据进行文字化转换,形成文字化缺陷。
本发明中所有的软件缺陷均由一系列数据元素组成,这使得软件缺陷能够完全数据化,能够快速创建和管理。并且通过系统根据测试用例、测试用例中发生缺陷的步骤、测试用例中发生缺陷实体元素、缺陷类别等信息的固定描述方式,既明确了缺陷和软件模块、代码之间准确的关联关系,也简洁、统一了对缺陷的文字化描述,避免了不同的测试人员不同的描述习惯和风格,也避免了文字化描述的二义性。
进一步的,步骤A中,将提取的所有缺陷类别进行归并和去重后,形成所述的公共缺陷类别集和特有缺陷类别集。去重后的缺陷类别更简洁,避免了冗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9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