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荡器及其振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89500.7 | 申请日: | 2020-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9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林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B5/24 | 分类号: | H03B5/24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郑特强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振荡器 及其 振荡 方法 | ||
一种振荡器及其振荡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第一型的第一源极随耦器,从第一节点接收第一电压,并且向第三节点输出第一电流;使用第二型的第二源极随耦器,从第二节点接收第二电压,并且向第三节点输出第二电流;使用交流耦合电容器,将第一节点耦合至第二节点;使用反馈电容器,将第三节点耦合至第一节点;使用分流电容器,将第三节点分流至交流电接地端;使用晶体将第一节点分流至交流电接地端;利用第一直流耦合电阻器,向第一节点提供第一偏压;利用第二直流耦合电阻器,向第二节点提供第二偏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晶体振荡器,特别是涉及低噪声的振荡器及其振荡方法。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柯匹兹晶体振荡器(Colpitts-type crystal oscillator,或Colpittscrystal oscillator)100的示意图。参照图1,现有的柯匹兹晶体振荡器100包括:P型晶体管101、P型晶体管102、电容器121、电容器122、电阻器131及晶体111。于此,“VG1”及“VG2”分别表示第一偏压和第二偏压。“VDD”表示电源节点,“VSS”表示接地节点。柯匹兹晶体振荡器100对于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于此不再详细解释。P型晶体管101用以实现维持振荡的源极随耦器,P型晶体管102用以实现建立偏置电流Ib的电流源,而偏压电流Ib为源极随耦器所需的。在一替代对照例中(图中未示出),P型晶体管101与P型晶体管102由两个N型晶体管取代,电源节点VDD与接地节点VSS互换。此替代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所熟知,故于此不再详细解释。
柯匹兹晶体振荡器100中存在显而易见的缺点。具体而言,用以提供偏压电流Ib的P型晶体管102是噪声的主要提供者。尽管P型晶体管102可由电感器取代,但是电感器需要具有足够大的电感值才能具有高阻抗值,并且是与P型晶体管102的输出阻抗相当的高阻抗值。而这种大电感值的电感器通常是不切实际的。
因此,期盼的是振荡器及振荡方法能产生及维持振荡,并且是低噪声的。
发明内容
依据一些实施例,一种振荡器,包括:第一型的第一源极随耦器、第二型的第二源极随耦器、交流耦合电容器、反馈电容器、分流电容器、晶体、第一直流耦合电阻器及第二直流耦合电阻器。其中,第一型的第一源极随耦器包括P型晶体管,用以从第一节点接收第一电压,并且向第三节点输出第一电流。第二型的第二源极随耦器,包括N型晶体管,用以从第二节点接收第二电压,并且向第三节点输出第二电流。交流耦合电容器用以将第一节点耦合至第二节点。反馈电容器用以将第三节点耦合至第一节点。分流电容器用以将第三节点分流至交流电接地端。晶体用以将第一节点分流至交流电接地端。第一直流耦合电阻器用以将第一偏压耦合至第一节点。第二直流耦合电阻器用以将第二偏压耦合至第二节点。
依据一些实施例,一种振荡方法:使用第一型的第一源极随耦器,从第一节点接收第一电压,并且向第三节点输出第一电流;使用第二型的第二源极随耦器,从第二节点接收第二电压,并且向第三节点输出第二电流;使用交流耦合电容器,将第一节点耦合至第二节点;使用反馈电容器,将第三节点耦合至第一节点;使用分流电容器,将第三节点分流至交流电接地端;使用晶体将第一节点分流至交流电接地端;利用第一直流耦合电阻器,向第一节点提供第一偏压;利用第二直流耦合电阻器,向第二节点提供第二偏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柯匹兹晶体振荡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振荡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振荡方法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0:柯匹兹晶体振荡器
101:P型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95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液收集装置
- 下一篇:从亚氨基二乙腈废母液中回收亚氨基二乙腈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