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硅改性片状织物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88981.X | 申请日: | 2020-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1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万光凤;宋雅娟;毛宝萍;顾海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润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M15/643 | 分类号: | D06M15/643;D06M15/53;C08G77/44;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硅 改性 片状 织物 柔软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硅改性片状织物柔软剂,涉及精细化工领域,主要其原料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包括,氢化油70~75份、二乙醇胺7~9份、三乙醇胺6~7份、硅烷偶联剂6~7份、端环氧硅油3~4份、冰醋酸2~3份、乳化剂1~2份和消泡剂0.1~0.3份。用硅烷偶联剂和端环氧硅油,在脂肪酰胺链段上接枝有机硅链段,使有机硅与脂肪酰胺在分子层面达到友好结合,这样也就使得片状织物柔软剂兼具了脂肪酰胺和有机硅结构柔软剂的特性,使得纺织品的棉质感强,并具有柔软、滑爽、回弹、蓬松的手感风格,且其开稀液稳定,无分层或表面絮凝的隐患,可有效避免软斑、硅油斑或色点问题的产生。另外,其制备方法也较为简单,适合进行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硅改性片状织物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片状织物柔软剂均为非硅类柔软剂,结构中无有机硅链段。片状织物柔软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脂肪酰胺类产品,这类产品具有优秀的软度、蓬松度和棉质感,价格也相对较低。
有机硅柔软剂为液体或乳液状态,具有优异的爽滑、回弹效果,在柔软剂领域占有主导地位,但是价格昂贵。
生产加工企业为调整产品风格,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常常采用将片状织物柔软剂的开稀液,与有机硅柔软剂进行复配的方式,开发新的柔软剂产品或直接进行生产使用。但是由于分子结构、分子量和粘度的差异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片状织物柔软剂的开稀液与有机硅柔软剂复配后,容易出现分层或表层絮凝的情况,为后续纺织品的柔软加工整理埋下隐患,易导致产生软斑、硅油斑或色点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硅改性片状织物柔软剂,其兼具脂肪酰胺和有机硅结构柔软剂的特性,既保证了纺织品的良好手感,也有效避免了纺织品表面出现软斑、硅油斑或色点等问题,同时其制备方法较为简单适合规模化进行生产。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有机硅改性片状织物柔软剂,其原料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包括,
优选为,其原料组分按质量份数计包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硅烷偶联剂和端环氧硅油,在脂肪酰胺链段上接枝有机硅链段,使有机硅与脂肪酰胺在分子层面达到友好结合,这样也就使得片状织物柔软剂兼具了脂肪酰胺和有机硅结构柔软剂的特性,使得纺织品的棉质感强,并具有柔软、滑爽、回弹、蓬松的手感风格。同时,本申请片状织物柔软剂的开稀液稳定,无分层或表面絮凝的隐患,可有效避免软斑、硅油斑或色点问题的产生。
优选为,所述硅烷偶联剂为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二乙烯三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γ-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上述三种硅烷偶联剂,一方面方便进行取材,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端环氧硅油与脂肪酰胺链段能够顺利地接枝反应。
优选为,所述端环氧硅油为双端环氧硅油或端环氧聚醚硅油,其分子量小于1500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双端环氧硅油和端环氧聚醚硅油的两末端均含有活泼的环氧官能团,这样有助于有机硅链段接枝到脂肪酰胺链段上;而如果端环氧硅油的分子量太大,链段太长,其亲油性强,也难以接枝成功。
优选为,所述乳化剂为异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优选为,所述乳化剂的EO数大于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EO数小于等于7的话,那么本申请的柔软剂的HLB值也相应会降低,这样既无法满足产品的要求,同时成品在化料之后,还会出现增稠的问题。
优选为,所述消泡剂为聚醚型消泡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润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润禾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89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