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致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88780.X | 申请日: | 2020-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8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内藤谅;粂干根;角弘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 主分类号: | F16H61/32 | 分类号: | F16H61/32;F16H61/02;F16H59/08;F16H63/34;F16H1/32;H02K7/10;H02K5/04;H02K11/30;H02K7/116;H02K11/215;H02K13/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珊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致动器 | ||
旋转致动器用于车辆的线控换挡系统(11)中。致动器包括马达(30)、控制器(16)、外壳(19)和汇流条(91)。控制器(16)控制马达(30)。外壳(19)保持马达(30)的定子(31)和控制器(16)。汇流条(91)包括端子(92)和保持器(93)。端子(92)将定子(31)的线圈(38)电连接到控制器(16)的控制板(71)。保持器(93)与端子(92)的一部分一起成型。端子(92)包括从保持器(93)延伸的板侧臂(96)以及从板侧臂(96)朝控制板(71)突出并连接到控制板的连接引脚(97)。板侧臂(96)包括沿着与控制板平行的假想平面(L)延伸的应力释放构件(101)。应力释放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应力释放构件在该弯曲部处弯曲或弯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致动器。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一种机电一体化致动器,其中,一体地形成包括马达的操作部和用于控制马达的控制部。在专利文献1(JP 5480217 B)中,控制单元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汇流条模块以及设置在汇流条模块的上表面上的控制板。汇流条模块的汇流条设置有连接至功率部件等的端子件以及用于信号传输的引脚形端子。
引脚形端子中的一些具有位于汇流条的靠近保持器的一个固定端与汇流条的靠近控制板的另一固定端之间的中间部分处的应力释放结构。应力释放结构构造成释放汇流条的两个固定端之间的应力。应力释放结构可以包括U形结构,其中该结构弯折远离控制板并且然后朝控制板翻转;或者C形结构,其中该结构局部弯曲成C形。
发明内容
当不能在汇流条的保持器与控制板之间确保在垂直于控制板的方向上的足够空间时,不能使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应力释放结构。因此,汇流条的保持器和控制板不能设置成彼此靠近,因此致动器的尺寸可能增加。
鉴于上述情况而提供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致动器,其能够同时实现用于汇流条的应力释放以及致动器的小型化两者。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一种用于车辆的线控换挡系统中的旋转致动器。致动器包括马达、控制器、外壳和汇流条。控制器控制马达。外壳保持马达的定子和控制器。汇流条包括端子和保持器。该端子将定子的线圈电连接到控制器的控制板。保持器与端子的一部分一起成型。
端子包括从保持器延伸的板侧臂以及从板侧臂朝控制板突出并连接至控制板的连接引脚。板侧臂包括应力释放构件,该应力释放构件沿着与控制板平行的假想平面延伸。应力释放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该应力释放构件在该弯曲部处弯曲或弯折。
利用该应力释放构件,即使在无法充分确保保持器和控制板之间沿垂直于控制板的方向延伸的空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小由于温度变形或振动引起的施加到端子与控制板的连接部的应力,从而可以提高可靠性。因此,通过将汇流条的保持器设置在靠近控制板的位置处,可以实现致动器的小型化以及释放对汇流条的应力两者。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旋转致动器的线控换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图1的换挡挡位切换机构的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旋转致动器的横截面图。
图4是图3的部分IV的放大图。
图5是图3的汇流条沿方向V观察的视图。
图6是图5的一个端子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旋转致动器的汇流条的截面图,其对应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图4。
图8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旋转致动器的汇流条的截面图,其对应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图4。
图9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旋转致动器的汇流条的图,其对应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图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87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致动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旋转致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