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机的盖组件以及摄像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8711.9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96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熊鹏;李明路;金明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5/03 | 分类号: | G03B15/03;G03B15/06;G03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陈舒维;宋志强 |
地址: | 3100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机 组件 以及 | ||
本发明公开了摄像机的盖组件和摄像机。基于本发明,盖组件可以利用成像镜片和灯组镜片分别为机芯组件和补光组件提供成像视野和照射视野,因而可以支持补光组件与机芯组件在机身组件的同腔布置。而且,缓冲组件形成的阻光筒壁位于灯组镜片面向机身组件的内部的镜面侧,当与机芯组件同腔布置的补光组件位于第二补光视窗孔处时,阻光筒壁在轴向方向上可以完全覆盖补光组件与灯组镜片之间的轴向间隙,因而可以避免补光组件的光源产生的光束被灯组镜片反射至成像镜片提供的成像视野内,从而,在兼顾摄像机的外部尺寸小型化的同时,可以避免补光光束对成像质量的反射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机的成像优化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摄像机的盖组件以及应用该盖组件的一种摄像机。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更好的成像质量,摄像机需要集成补光组件,用于对摄像机的镜头视野的覆盖区域提供补光照射。
然而,若将补光组件外置装设于摄像机,则会导致摄像机的外部尺寸增大;但若将补光组件内置装设于摄像机,虽然可以减小摄像机的外部尺寸,但补光组件照射在摄像机的防护玻璃的光束容易反射至镜头内部,从而对成像质量造成干扰。
因此,如何在兼顾摄像机的外部尺寸小型化的同时,减轻补光光束对成像质量的反射干扰,成为现有技术中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摄像机的盖组件,所述盖组件包括:
端盖,所述端盖开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成像视窗孔和第一补光视窗孔;
成像镜片,所述成像镜片覆盖所述第一成像视窗孔;
灯组镜片,所述灯组镜片覆盖所述第一补光视窗孔;
压装组件,所述压装组件将所述成像镜片和所述灯组镜片压接限位在所述端盖,并且,所述压装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成像视窗孔对位的第二成像视窗孔、以及与所述第一补光视窗孔对位的第二补光视窗孔;
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沿所述第二补光视窗孔的边缘形成阻光筒壁,并且,所述缓冲组件在所述压装组件背向所述灯组镜片的一侧形成从所述阻光筒壁向外延展的装配缓冲层;
补光组件,所述补光组件的发光模组位于所述第二补光视窗孔处;
其中,所述端盖还具有从所述第一成像视窗孔和所述第一补光视窗孔之间凸起的阻光隔断,所述阻光筒壁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补光组件与所述第二补光视窗孔之间的轴向间隙,并且,所述补光组件挤压所述装配缓冲层。
可选地,所述补光组件进一步在布设有所述发光模组的出光面的外周形成外圈装配凸缘,其中,所述外圈装配凸缘挤压所述装配缓冲层。
可选地,所述阻光筒壁的内径小于所述外圈装配凸缘的内径;并且,所述装配缓冲层的外径大于所述外圈装配凸缘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发光模组的出光面在朝向所述端盖的方向上比于所述外圈装配凸缘更凸出,并且,所述发光模组的出光面探入在所述第二补光视窗孔内并被所述阻光筒壁封闭环绕。
可选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灯镜缓冲垫,其中,所述阻光筒壁和所述装配缓冲层形成于所述灯镜缓冲垫。
可选地,所述灯镜缓冲垫进一步具有环绕在所述第二补光视窗孔的边缘外周的第一灯镜垫圈和第二灯镜垫圈,其中,所述第一灯镜垫圈连接所述阻光筒壁接触所述灯组镜片的一端、并挤压在所述压装组件与所述灯组镜片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灯镜垫圈连接所述阻光筒壁远离所述灯组镜片的另一端、并作为所述装配缓冲层贴附于所述压装组件背向所述灯组镜片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缓冲组件进一步包括像镜缓冲垫,其中,所述像镜缓冲垫提供所述压装组件与所述成像镜片的缓冲接触。
可选地,所述成像镜片和所述灯组镜片粘接于所述端盖,并且,所述压装组件通过紧固件固定装设于所述端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87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