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入式断路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87527.2 | 申请日: | 2020-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7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卢科军;杨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赵云 |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插入 断路器 | ||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其按钮机构包括合闸按钮和分闸按钮,锁定机构包括第二锁定件,第二锁定件包括第二锁定端;按压合闸按钮/分闸按钮驱动操作机构使断路器合闸/分闸,同时使分闸按钮/合闸按钮向断路器外壳外部方向移动,合闸按钮和/或分闸按钮驱动第二锁定件转动,使第二锁定端突出在断路器外壳外部,且第二锁定件被合闸按钮和/或分闸按钮限位无法缩回断路器外壳内部;本发明插入式断路器,其锁定机构包括直接与按钮机构驱动配合的第二锁定件,避免断路器在合闸状态下被装入断路器装配位和在合闸状态下被拔出断路器装配位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入式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的广泛使用有效提高了电器使用的安全性,为了满足电器设备的小型化发展趋势,与之适配的断路器的整体结构和操作方式也需要不断升级和改进;在充分调查和研究现有技术后,发现现有断路器多存在以下不足:
一、现有的插入式断路器,多通过设置单独的分合闸指示结构,以指示断路器的分合闸转状态,从而造成断路器内部结构复杂和整体体积变大的问题;而且,操作机构的按钮多突出在断路器外壳的外部,容易因误触发生断路器的误操作,影响用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现有的插入式断路器一般具有两种锁定机构,一种是防止断路器未安装到位进行合闸的,另一种是防止断路器在合闸状态下被插入或拔出机柜的,二者的结构复杂,占用了很多断路器内部空间。
三、现有插入式断路器一般通过拉拔按钮,将断路器从断路器装配位拉出;而用户在拉拔按压进行分闸操作时,往往会因为操作力度把握不准直接将断路器从断路器装配位拔出,影响用户的用电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现有插入式断路器的断路器外壳设计不合理,外壳上设置的开孔分散,不便于断路器的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其锁定机构包括直接与按钮机构驱动配合的第二锁定件,避免断路器在合闸状态下被装入断路器装配位和在合闸状态下被拔出断路器装配位的情况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其包括断路器外壳1以及设置在断路器外壳1内的按钮机构2、与按钮机构2连接的操作机构、与按钮机构2配合的锁定机构;所述按钮机构2包括分别滑动设置在断路器外壳1内的合闸按钮20和分闸按钮21,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枢转设置在断路器外壳1上的第二锁定件1b,第二锁定件1b包括第二锁定端13b;按压合闸按钮20驱动操作机构使断路器合闸,同时使分闸按钮21向断路器外壳1外部方向移动,合闸按钮20和/或分闸按钮21驱动第二锁定件1b转动,使第二锁定端13b突出在断路器外壳1外部,且第二锁定件1b被合闸按钮20和/或分闸按钮21限位无法缩回断路器外壳1内部;按压分闸按钮21驱动操作机构使断路器分闸,同时使合闸按钮20向断路器外壳1外部方向移动,合闸按钮20和/或分闸按钮21驱动第二锁定件1b转动,使第二锁定端13b缩入断路器外壳1内。
优选的,所述合闸按钮20包括与第二锁定件1b驱动配合的合闸按钮驱动部207,分闸按钮21包括与第二锁定件1b驱动配合的分闸按钮驱动部217,所述断路器合闸时,分闸按钮21通过分闸按钮驱动部217驱动第二锁定件1b转动,使第二锁定端13b突出在断路器外壳1外部,且分闸按钮驱动部217顶住第二锁定端13b使第二锁定端13b无法缩回断路器外壳1内部,断路器分闸时,合闸按钮20通过合闸按钮驱动部207驱动第二锁定件1b转动,使第二锁定端13b缩入断路器外壳1内部,且合闸按钮驱动部207限位第二锁定端13b保持在断路器外壳1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7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