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平台的视频换脸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87502.2 | 申请日: | 2020-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6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林立;吴航;张仁贵;周单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艾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3/00 | 分类号: | G06T3/00;G06V40/16;G06V10/8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平台 视频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移动平台的视频换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视频帧获取步骤:从视频帧中获取源图像;
人脸识别步骤:从源图像和用户选定的目标图像中识别出人脸;
关键点检测步骤:对识别出的人脸进行做关键点检测;
提取步骤:根据两张图像的关键点检测的位置,提取人脸轮廓区域,并做三角剖分;
替换步骤:对剖分后的每一个三角形做一一对应的反射变换,得到人脸区域替换后的结果图;
融合处理步骤:将替换前后的人脸按百分比进行混合,并对混合后的人脸区域融合使该区域更好的与周围区域无缝衔接;
采用MTCNN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人脸识别和关键点检测;
采用泊松融合算法对混合后的人脸做融合;
MTCNN先使用小模型生成有一定可能性的目标区域候选框,然后再使用更复杂的模型进行细分类和更高精度的区域框回归,并且让这一步递归执行,以此思想构成三层网络,分别为P-Net、R-Net、O-Net;在输入层使用图像金字塔进行初始图像的尺度变换,并使用P-Net生成候选目标区域框,之后使用R-Net对这些候选目标区域框进行第一次精选和边框回归,排除负例,然后再用网络O-Net对剩余的目标区域框进行判别和区域边框回归;
只对前几帧图像做融合,使替换后肤色与目标视频中的人像肤色一致,后续的帧将使用融合过的人脸作为目标人脸;只对边缘部分区域做颜色融合,使得边缘区域能无缝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平台的视频换脸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对人脸轮廓区域进行三角剖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平台的视频换脸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帧间平滑步骤:
对换脸后的视频选取连续设定帧数的关键点进行加权平均处理。
4.一种基于移动平台的视频换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模块:
视频帧获取模块:从视频帧中获取源图像;
人脸识别模块:从源图像和用户选定的目标图像中识别出人脸;
关键点检测模块:对识别出的人脸进行做关键点检测;
提取模块:根据两张图像的关键点检测的位置,提取人脸轮廓区域,并做三角剖分;
替换模块:对剖分后的每一个三角形做一一对应的反射变换,得到人脸区域替换后的结果图;
融合处理模块:将替换前后的人脸按百分比进行混合,并对混合后的人脸区域融合使该区域更好的与周围区域无缝衔接;
采用MTCNN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人脸识别和关键点检测;
采用泊松融合算法对混合后的人脸做融合;
MTCNN先使用小模型生成有一定可能性的目标区域候选框,然后再使用更复杂的模型进行细分类和更高精度的区域框回归,并且让这一步递归执行,以此思想构成三层网络,分别为P-Net、R-Net、O-Net;在输入层使用图像金字塔进行初始图像的尺度变换,并使用P-Net生成候选目标区域框,之后使用R-Net对这些候选目标区域框进行第一次精选和边框回归,排除负例,然后再用网络O-Net对剩余的目标区域框进行判别和区域边框回归;
只对前几帧图像做融合,使替换后肤色与目标视频中的人像肤色一致,后续的帧将使用融合过的人脸作为目标人脸;只对边缘部分区域做颜色融合,使得边缘区域能无缝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移动平台的视频换脸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对人脸轮廓区域进行三角剖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移动平台的视频换脸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帧间平滑模块:
对换脸后的视频选取连续设定帧数的关键点进行加权平均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艾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艾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75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交通指挥装置及无人车
- 下一篇:自行车刹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