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高速进排气阀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7263.0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2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亮;古冠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4 | 分类号: | F16K1/14;F16K1/00;F16K1/32;F16K1/36;F16K1/46;F16K2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金福 |
地址: | 52719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高速 气阀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式高速进排气阀。一种复合式高速进排气阀,其中,包括阀体、阀盖、浮球和排气罩,所述阀体内部设有内胆,所述浮球位于所述内胆内部,所述内胆的底部设有缓冲垫,所述内胆的两侧均设有通口,所述内胆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阀盖位于所述内胆的顶部,所述阀盖与所述内胆之间设有升降罩,所述阀盖与所述排气罩连接。本发明能够防止浮球和升降罩被吹起关闭排气口,还能够防止浮球被撞伤,且升降罩不易被挤压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排气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式高速进排气阀。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整体复合式排气阀领域里按结构的不同形式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分体式结构复杂、配件多、占用空间大,制造成本高,已逐步被整体式结构所代替,而传统的整体复合式高速进排气阀。由于排气阀往往是安装在管道系统中较高的位置,其目的是利于进气和排气。当管道产生大量空气时,空气会不断的往高处流动,进排气阀正好安装在管道高处,且处于打开状态,大量空气会从管道吹进排气阀底部,经过阀体内腔后从排气阀的大排气口排出,与外面大气压相通。传统的排气阀在进行工作时,当大量空气从管道吹进排气阀底部时,浮球极易被大量空气吹起,造成关闭大排气口,不能实现大量、高速地排气,同时吹起的浮球撞击升降罩,由于升降罩强度不够遭受挤压变形,导致阀门存在密封不严、泄漏等缺陷的风险,且由于排气阀在关闭的状态下瞬间进气,浮球会突然的下落,撞击到阀体内胆底部,使得浮球被撞击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的整体复合式高速进排气阀在使用过程中,浮球撞击内胆底部易损坏,且在排气时,浮球和升降罩也极易被大量进入排气阀的待排出空气吹起,造成误关闭排气口,不能实现大量、高速的排气,同时升降罩易被浮球挤压变形导致阀门密封不严、泄漏的缺点,提供一种复合式高速进排气阀,本发明能够防止浮球和升降罩被吹起关闭排气口,还能够防止浮球被撞伤,且升降罩不易被挤压变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阀体、阀盖、浮球和排气罩,所述阀体内部设有内胆,所述浮球位于所述内胆内部,所述内胆的底部设有缓冲垫,所述内胆的两侧均设有通口,所述内胆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阀盖位于所述内胆的顶部,所述阀盖与所述内胆之间设有升降罩,所述阀盖与所述排气罩连接。由于管道内部产生的空气是从内胆两侧的通口进入内胆,故进入内胆的空气是朝浮球的侧面进入,且内胆两侧通口进入的空气还能互相抵消压力,使得浮球不会被吹起撞击升降罩导致排气口关闭;管道内部大量的空气通过本装置被排出后,管道内的水位会随着空气的大量排出而上升,管道内部的液体也会从内胆两个的通口流向内胆内部,随着空气的持续排出,水位会同时在内胆的内外侧持续上升,浮球会开始浮起,浮球随着水位的不断上升,浮球会顶着升降罩一起上升,上升后的升降罩将本装置的排气口进行关闭,液体不会从本装置泄露出去;由于其它原因管道有大量气体进入阀体内时,内胆内部水位会迅速下降,浮球迅速下降撞击到阀体内胆底部,由于阀体内胆底部安装有缓冲垫,缓冲垫能够对浮球进行缓冲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罩与所述阀盖之间设有第一排气密封圈和压板,所述压板将所述第一排气密封圈固定在所述阀盖朝向所述升降罩的一侧。随着空气的排出,水位逐渐上升,浮球也跟随水位的上升而上升带动着升降罩上升;升降罩的上升使得升降罩与第一排气密封圈进行密封,使得整个装置密封,管道的液体不会泄露。
进一步的,所述阀盖的中间设有十字架横梁结构。由于升降罩上升之后,升降罩顶部的平面与阀盖的十字架横梁结构进行配合,能够增大升降罩的强度,防止升降罩的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72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