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286354.2 | 申请日: | 2020-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2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胡付超;王瑞宝;覃鹏辉;王鹏;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1C1/02;B01D53/18;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00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水 资源 利用 工艺 装置 | ||
1.一种氨水资源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含氨氮氧化液管道与氧化液进料泵(2)连接,氧化液进料泵(2)出口通过管线与氧化液进料板式换热器(3)物料进口连接;氧化液进料板式换热器(3)物料出口通过管线与汽提脱氨塔(4)进口连接;汽提脱氨塔(4)气相出口通过管线与氨气冷凝器(5)气相进口连接,氨气冷凝器(5)液相出口与冷凝氨水回流罐(6)进口连接,冷凝氨水回流罐(6)液相出口经冷凝氨水回流采出泵(7)分别与汽提脱氨塔(4)回流管线及稀氨水中转罐(15)进口连接;稀氨水中转罐(15)出口与稀氨水转运泵(16)进口连接,一级尾气吸收塔(11)吸收液出口与一级尾气吸收塔采出循环泵(12)进口连接,一级尾气吸收塔采出循环泵(12)出口与汽提脱氨塔(4)回流管线连接,汽提脱氨塔(4)塔釜底部液相出口与脱氨氧化液采出循环泵(10)进口连接,脱氨氧化液采出循环泵(10)出口通过管线分别与再沸器进口和氧化液进料板式换热器(3)热源进口连接,氧化液进料板式换热器(3)热源出口与脱氨氧化液出料泵(1)连接;再沸器出口与塔釜通过管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水资源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氨气冷凝器(5)气相出口以及冷凝氨水回流罐(6)气相出口分别与一级尾气吸收塔(11)连接;一级尾气吸收塔(11)气相出口与二级尾气吸收塔(13)气相进口连接,二级尾气吸收塔(13)吸收液出口经管线与二级尾气吸收塔采出循环泵(14)进口连接,二级尾气吸收塔采出循环泵(14)出口通过管线与一级尾气吸收塔(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氨水资源化利用装置进行氨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氨氮氧化液通过氧化液进料泵(2)与脱氨氧化液在氧化液进料板式换热器(3)中进行热交换升温;
(2):升温后的含氨氮氧化液通进入汽提脱氨塔(4)内与塔釜产生的蒸汽进行热交换,含氨氮气体分离后进入汽提脱氨塔上部精馏段提浓,并从塔顶馏出含氨蒸气;
(3):从汽提脱氨塔(4)顶出来的含氨蒸气经氨气冷凝器(5)冷凝,冷凝氨水进入冷凝氨水回流罐(6),再经冷凝氨水回流采出泵将一部分氨水进入汽提脱氨塔(4)顶部回流,一部分冷凝氨水进入稀氨水中转罐(15),经稀氨水转运泵(16)转运回用,经氨气冷凝器(5)冷凝后的不凝气体进入一级尾气吸收塔(11)吸收,再进入二级尾气吸收塔(13)吸收,二级尾气吸收塔(13)吸收液经二级尾气吸收塔采出循环泵(14)进入一级尾气吸收塔顶部进入一级尾气吸收塔(11),一级尾气吸收塔(11)吸收液经采出后以体积比30%~50%汽提脱氨塔(4)顶部回流,以体积比50%~70%从一级尾气吸收塔顶部进入一级尾气吸收塔(11),形成外循环继续吸收不凝尾气;所述的一级尾气吸收塔采出流量为1m3/h~12m3/h,二级尾气吸收塔采出流量为1m3/h~12m3/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汽提脱氨塔(4)塔釜底部脱氨氧化液从塔底采出,以体积比80%~90%脱氨氧化液去脱氨氧化液储罐,以体积比10%~20%脱氨氧化液通过再沸器汽化后进入汽提脱氨塔(4)塔釜液位上方,并在汽提脱氨塔(4)中进行气液分离,脱氨氧化液采出流量为40m3/h~60m3/h,控制蒸汽压力在0.3MPa~1.0MPa范围内,控制再沸器内温度控制为120℃~1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含氨氮氧化液经质量浓度为28-34%的液碱调节pH 值至8±0.5,氧化液进料板式换热器(3)中进行热交换,将含氨氮氧化液升温至70~80℃;含氨氮氧化液进入汽提脱氨塔(4)的流量为40m3/h~50m3/h;汽提脱氨塔(4)蒸汽压力控制在0.3MPa~1MPa范围内,控制塔底温度85℃-90℃,控制塔顶温度75℃-8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冷凝氨水回流罐(6)内的冷凝氨水采出以体积比10%~20%进入汽提脱氨塔(4)顶部回流,以体积比80%~90%进入稀氨水中转罐(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63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