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试剂多参数水质原位监测仪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5760.7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8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黄灿灿;陈海根;谢卫丰;蔡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H02J7/3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王琛 |
地址: | 314006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剂 参数 水质 原位 监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试剂多参数水质原位监测仪,其通过电极模块、光度法模块实时监测水质情况,同时进行风速检测,可通过显示屏直接显示,保证数据的公开公正,同时把数据储存至云端,可以供用户在手机上或电脑端进行查看,并进行数据管理。本发明监测仪独有的结构设计,配置了6块太阳能板,保证了太阳能发电为蓄电池提供足够的能量,采用电极法模块及光度法模块对应温度、电导率、溶解氧、酸碱度、氨氮浊度和化学需氧量等检测项目,无需添加任何试剂,有效实时监测水质变化情况,对突发事件做出警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试剂多参数水质原位监测仪。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保障;近年来随着水污染的日益严重,水质监测作为水污染控制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其意义十分重大。目前,水质监测是保护水资源的基本手段之一,作为水污染控制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和资料,为评价江河和海洋水质状况提供依据,是进行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的基础,可以研究出污染物的来源、分布、迁移和变化的规律,对水质污染趋势作出预测,同时可以控制水污染,对水环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维护水环境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水质检测仪是用于分析水质成分含量的专业仪表,主要指测量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浊度、温度、电导率、pH、溶解氧等项目的仪器,为了保护水环境,必须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测,水质检测仪在环境保护、水质的检测和水资源保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在水质监测仪器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如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研制的国内首台水质监测样机,可同时检测水质COD(化学需氧量)、pH及氨氮三个指标,实现了对生活污水、江河湖泊水及工业污水的自动监控。中国计量大学研制的一款新型的水质监测仪控制系统可同时检测浊度、pH、温度、溶氧四个参数,检测仪操作者可以在所要测的原位水域监测水质情况,可以用触摸屏或手机实现远程操控,快速便捷,同时能实现电脑上网监测、手机网络监测。除了高校积极投身水质监测技术研究之外,许多企业也开始对这领域进行涉足,河北先河科技公司研制的XH-90系列水质监测仪,该仪器可实现对水温、电导率、溶解氧、pH及浊度五个参数的检测。
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现有的检测方式大多是工作人员通过到达到某一监测区域,采集水体样本,再通过岸上的仪器设备分析,最后得到监测数据,这样的监测需要人员到水域中人工采取水样,成本较高,工作效率低,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大,不能有效快速的得到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电化学法或化学试剂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由于方法使用条件的局限性,需定期更换检测电极或化学试剂,而且化学方法检测水质本身具有分析过程复杂、周期长、成本高、实时性差,检测参数单一等缺陷,无法满足对水质长期监测的要求。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环境保护的前提与基础,多参数水质监测是现代水质监测科学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因此,开发一款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并进行自主分析进行实时反馈的系统也越来越重要,水质监测系统的开发不仅可以为水体生物生长环境提供良好的保证,为生态环境监测提供便利,还可以实时跟踪水质参数的变化,追踪污染源。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试剂多参数水质原位监测仪,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结果准确。
一种无试剂多参数水质原位监测仪,包括浮标平台和检测系统;
所述检测系统安装于浮标平台内,其包括:
电极模块,包含有五个电极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水质的温度(TEMP)、电导率(EC)、溶解氧(DO)含量、酸碱度(PH)以及氨氮(NH4-N)含量;
光度法测试模块,包含有两个光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水质的浊度(Turb)以及化学需氧量(COD);
主控模块,用于接收电极模块和光度法测试模块提供的参数并进行分析显示,同时通过无线远程传输技术将这些参数上传至云端,供手机App查看管理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未经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57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