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恒张力包带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84731.9 | 申请日: | 2020-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4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丁仕燕;梁建峰;周建运;杨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澜万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8 | 分类号: | H01B13/08;H01B13/2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王昊 |
| 地址: | 213118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张力 包带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恒张力包带机,包括基板、放带装置、包带装置和控制器,固定座上端转动设置有主轴,主轴与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放带装置固设于主轴右端,主轴内转动设置有内轴,内轴设有过线孔,内轴一端和/或两端与基板固定连接;放带装置包括张力调节机构、左挡板、储带筒和右挡板,左挡板、储带筒和右挡板依次滑动套接于主轴右端,右挡板通过健体与主轴传动连接,张力调节机构能够通过调节左挡板和右挡板作用于储带筒两端面上的压力实现对放出带料上的张力控制;包带装置固设于主轴的右端部。该包带机的放带装置和包带装置采用同一传动系统,控制器通过张力调节机构实时为储带筒施加摩擦转矩,以达到对放出带料张力值的恒定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张力包带机。
背景技术
包带机主要由包带装置和放带装置组成,其中,包带装置负责把带料缠绕到芯线上,放带装置负责输出带料。带料一般储存在储带筒中,储带筒转动即可输出带料,而带料的输出速度必须与包带装置的缠绕速度相匹配才能保证包带工作的正常进行。
放带装置所放出带料的张力恒定情况是影响线缆包带质量的关键因素。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带料的张力恒定,一种解决方式为:包带机除了设置包带装置的主传动系统,还为放带装置设置单独传动系统,以求为放带装置提供动力,使放带装置所放出带料的张力值恒定,但该包带机的整体结构复杂,制造加工和维护难度较大;另一种解决方式为:包带机采用磁滞张力器或磁粉张力器作为包带盘放带时的张力源,以保证包带盘上带料的带径变化时放带装置所放出带料的张力值始终保持在一个恒定范围,但由于磁滞张力器或磁粉张力器长时间工作后磁粉老化,长时间工作温度升高会导致磁粉高温引起部分疤结或磁粉颗粒受潮发生粘连导致失去功能,需经常更换磁粉,维护不便,而且磁滞张力器或磁粉张力器容易出现消磁现象,使得放带装置所放出带料的张力值不稳定,进而影响线缆产品的包带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恒张力包带机,其中放带装置和包带装置采用同一传动系统,该包带机在工作过程,控制器通过张力调节机构实时为储带筒施加摩擦转矩,以达到对放带装置所放出带料上张力值的恒定控制,该放带机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实时可行性高,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恒张力包带机,包括基板、放带装置、包带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基板的上端面固设有固定座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座上端转动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与第一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放带装置固设于主轴右端,所述主轴的轴向中心通孔内转动设置有内轴,所述内轴设有贯穿轴线的过线孔,所述内轴的两端均延伸于主轴外部,且内轴的一端和/或两端与基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放带装置包括张力调节机构、左挡板、储带筒、和右挡板,所述张力调节机构与控制器连接,所述主轴的右端部螺接固定有双螺母,所述右挡板滑动套接于主轴的右端部,且右挡板邻接位于双螺母的左侧,并通过健体与主轴的外侧壁传动连接,所述左挡板和储带筒均滑动套接于所述右挡板左侧的主轴上,且储带筒位于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所述张力调节机构与左挡板的左端面相抵接,所述张力调节机构能够通过调节左挡板和右挡板作用于所述储带筒两端面上的压力实现对放出带料上的张力控制;所述包带装置固设于主轴的右端部,且所述包带装置环向对称分布于所述放带装置的外周侧。
本发明一种恒张力包带机的放带装置和包带装置采用同一传动系统,该包带机在工作过程,控制器通过张力调节机构实时为储带筒施加摩擦转矩,以达到对放带装置所放出带料上张力值的恒定控制,该放带机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实时可行性高,实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澜万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澜万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47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网侧储能优化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非共沸制冷剂自复叠热泵空调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