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切削液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83180.4 | 申请日: | 2020-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0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傅士超;吴晓强;王凯华;吴桂勤;杨华;吴龙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科星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M173/02 | 分类号: | C10M173/02;C10M177/00;C10N30/18;C10N30/06;C10N30/12;C10N40/2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汉钦 |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切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金属切削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防锈剂35‑45份,高分子聚醚润滑添加剂5‑10份,改性聚醚胺2‑8份,短链酸15‑20份,沉降剂1‑3份,水14‑42份。金属切削液的制备方法的步骤为,先将防锈剂与短链酸混合后升温至65‑75℃预热20‑30分钟,至溶液透明,然后加入改性聚醚胺、高分子聚醚润滑添加剂、沉降剂和水均匀混合,最后即得金属切削液成品。本发明制备的切削液中不含油脂原料,能满足金属材料加工中的润滑要求,同时又有切削加工屑沉降速度快,消泡性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不含磷、苯酚的金属切削液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加工在成型过程中需按不同的要求进行镗、钻、攻、磨、切削加工等诸多工艺,在这些加工工艺的进行中必须要有润滑冷却介质,俗称“切削液”。对于高难度的切削、攻丝、钻孔、挤压、加工一直采用润滑性特别好的油基材料,如切削油、乳化油等油性产品。此类油性产品消耗大量的油品资源,浓郁的刺鼻气味严重影响操作工的身心健康;产生大量废液,不易沉降,很难处理,废水处理费用高;细菌繁殖快,使用周期短,为了控制它的变质往往必须添加一些杀菌防腐剂,这些杀菌防腐剂多少又会对操作工身体和周围环境污染造成危害,同时大量切削液在工作时候会产生大量泡沫,严重影响操作者视线,易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研制一种高安全、高性能金属加工切削液,以克服现有切削液产品存在的不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含油脂原料,能满足金属材料加工中的润滑要求,同时又有切削加工屑沉降速度快,消泡性能力极强,且对各种金属材料有防腐防锈作用,不添加任何杀菌防腐剂,油水分离性能极强的金属切削液及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切削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防锈剂35-45份,高分子聚醚润滑添加剂5-10份,改性聚醚胺2-8份,短链酸15-20份,沉降剂1-3份,水14-42份。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防锈剂为三乙醇胺、羧酸胺中的混合物,三乙醇胺、羧酸胺配比为5:1。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高分子聚醚润滑添加剂为反向EO/PO嵌段共聚物。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改性聚醚胺为二元醇为主链的二元胺。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短链酸为新葵酸、异壬酸、癸二酸中的混合物,新葵酸、异壬酸、癸二酸的比例为1:1:1。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沉降剂为季胺化合物。
一种金属切削液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防锈剂与短链酸混合后升温至65-75℃;
2)预热20-30分钟,至溶液透明;
3)加入改性聚醚胺、高分子聚醚润滑添加剂、沉降剂和水均匀混合;
4)过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属切削液,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润滑性、冷却性优良,金属屑沉降快、油水分离速度快;
(2)对各种金属防锈防腐性好;
(3)长期使用后金属切削液仍能保持清澈透明,不发臭、不霉变。延长切削液使用寿命数倍,减少废切削液的排放,降低污染,极好地保护环境并节约了成本。
(4)添加具有极强的自动消泡性能的改性聚醚胺,这种成分能够消除了由于泡沫阻挡视线造成的安全隐患。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科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科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31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