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短波通信自适应干扰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3039.4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5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万耿华;梁强;陈仁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白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K3/00 | 分类号: | H04K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代群群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短波 通信 自适应 干扰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超短波通信自适应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实时带宽内对不同信道的信号进行监测接收;
对接收的初始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处理信号,再对处理信号进行多信道分离;对接收的初始信号进行处理的具体过程为:将宽带接收频率转变至固定中频并进行高速采样,再对高速采样的初始信号进行数字下变频和抽取滤波处理,之后对初始信号进行FFT处理得到处理信号;对处理信号进行多信道分离的具体过程为:对处理信号进行二次下变频,将每个处理信号移至零频并获取基带IQ数据;
对不同信道的处理信号同时进行识别和解析;再根据不同信道的处理信号的解析信息生成不同的干扰信号;
利用生成的干扰信号对对应信道的信号进行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短波通信自适应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不同信道的处理信号同时进行识别和解析的具体过程为:根据不同处理信号对应的基带IQ数据提取对应处理信号的特征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短波通信自适应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不同信道的处理信号的解析信息生成不同的干扰信号的具体过程为:根据处理信号的特征参数从干扰对应列表获取对应的干扰样式,并产生干扰样式基带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短波通信自适应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生成的干扰信号对对应信道的信号进行干扰的具体过程为:接收干扰样式基带数据,然后进行数字IQ调制,将基带数据调制于固定中频上得到调制中频信号;而后将调制中频信号移至设定的载波上,并对调制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再对对应信道的信号进行干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超短波通信自适应干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先设定被跟踪信道信号的参数,再将接收的初始信号的参数与被跟踪信道信号的参数进行比较,若初始信号的参数与被跟踪信道信号的参数相同,则对初始信号对应的信道进行干扰。
6.一种超短波通信自适应干扰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超短波通信自适应方法,包括主控单元(100)、接收处理单元(200)、干扰单元(300)和信号发送单元(400),所述主控单元(100)和干扰单元(300)分别与接收处理单元(200)连接,且主控单元(100)和干扰单元(300)分别与信号发送单元(400)连接;其中,干扰单元(300)用于对多信道进行分离并产生对应的干扰样式基带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短波通信自适应干扰系统,其特征在于,接收处理单元(200)包括接收变频模块(220)和数字处理模块(230),所述接收变频模块(220)与数字处理模块(230)相连接;其中,数字处理模块(230)用于对初始信号依次进行数字下变频、抽取滤波处理及FFT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短波通信自适应干扰系统,其特征在于,干扰单元(300)包括多信道解析和识别模块(310)和干扰信号生成模块(320),所述多信道解析和识别模块(310)与干扰信号生成模块(320)连接;其中,多信道解析和识别模块(310)用于对多信道进行分离并获取处理信号解析信息;干扰信号生成模块(320)根据处理信号解析信息生成对应的干扰样式基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白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白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30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枪框架及空间行波管
- 下一篇:应用在劳务领域的地图招聘方法